新闻  国内  国际   军事频道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医疗  美容  体育 房产  楼盘   二手房
跳蚤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二手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科技  基金 文学 小说 搞笑  艺术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新闻中心: 国际  | 国内  | 贵阳  | 遵义  | 安顺  |  黔西南六盘水  |  黔南  |  黔东南
  你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建筑 > 正文
 
地标性建筑别只当偶像 虚张声势破坏城市形象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17:34:35     
 

        

  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地标。这样的地标,既有地理的意义,也有历史的意义,更有文化的意义。而提起世界上的地标性建筑,你能想到有什么?天安门、鸟巢、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大本钟……由于尚没有足够明确且权威的关于地标性建筑的定义,孰为地标,便格外容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那么,对地标性建筑的相对共识是什么?当代人对于建筑的地标性评价真的“算数”吗?近日,著名设计史论家、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理论系教授王受之,走进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讲起有关地标性建筑的“前世今生”。

  像“幽灵”般蔓延全球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一个建设热潮,这个热潮使我们在短短30多年间,变成全球建筑量最大的国家。除了解决民生、住宅、商业配套之外,还有一个‘幽灵’负载在我们身上,它就是地标性建筑。当然,这种现象不光在亚洲多见,在全球也都存在。”在王受之看来,建造一个又一个地标性建筑的动机,并非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功能。“如果你从美国的帝国大厦俯瞰曼哈顿,你会发现它的周围都是高楼大厦,地理面积的局限性使它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但是站在世界最高的迪拜塔顶,我们的眼前则是一片沙漠,那么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有没有必要在沙漠里建造一座高828米的迪拜塔呢?”

  王受之表示,设计建筑的原则就是功能第一,形式第二,而这些所谓的地标性建筑却将其“本末倒置”,“全世界许多地标性建筑不但可以牺牲其功能性,甚至不再以‘美观’为要求,‘张扬’、‘炫目’成了设计师们的唯一要求。有的建筑物还被设计成倾斜状,楼梯也要半倾斜上升,想要目测找到水平面都很难。”

  多“生长”于城市中心

  “建筑的主流一直在朝着低碳节能方向发展,但这些建筑不但占用土地、高耗能,且为了使用高新技术,甚至不计成本地投入大量资金。”王受之举例说,Frank Gehry设计的迪斯尼音乐中心,成了洛杉矶的又一地标性建筑,但是因为建筑外观完全由不锈钢制成,导致附近居民区的温度比周边地区高5摄氏度,“试想,如果每天都被一个大镜子照射,那种感觉的确很难过。周围居民怨声载道,甚至纷纷迁出该区域。而这些莫名其妙的建筑物,又往往被建在城市中心区。”

  只是偶像型的建筑物?

  王受之表示,建筑理论界出现最早的有关地标性建筑的说法,来自于美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Charles Jencks,他曾于200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Iconic Building》的书。令许多建筑业内人士震惊的是,Charles并不认可地标性建筑的惯常说法“landmark”,而是将其称为“Iconic Building”,也就是象征性的结构物。“值得一提的是,他并未用‘architechure’,而是‘building’。如果将‘icon’译为偶像,那么Charles就将地标性建筑理解为偶像型的建筑物。”

  在这本书中,Charles总结了地标性建筑的特征,这些鲜明的特征也回答了其将地标性建筑称之为“Iconic Building”的原因。“首先,它和整个城市的文脉和周边建筑无关。”对于Charles的观点,王受之很赞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环境和文化,比如古老的北京就是由城墙、皇宫、护城河等组成的,整体上是一个四方形的格局。地标性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虚张声势’,比如许多被看作地标性建筑的建筑物,本身的可利用空间并不大,但是它高大的占地空间却往往让人觉得气势逼人,且不符合实际的功能需要。”王受之认为,这些所谓的地标性建筑只能破坏城市形象,带坏人们的品位。原来,在西方,architechure是非常严肃、严谨的形容建筑物的用词,而那些违背建筑初衷的庞然大物,自然不能被这样称呼。

  嘉宾王受之

  设计史论家,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理论系教授,负责设计与艺术史论方面的教育与研究。2003年到2011年兼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2012年担任院长。著述甚多,比较重要的有《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平面设计史》等。1990年代开始,王受之教授介入国内地产领域,为中国地产及建筑的发展带来新活的国际理念,他所着力推行的中国新居住理念,正在得到广泛实践和推广。

  应随文化背景应运而生

  Charles Jencks在2005年10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到另一个理论――所有的地标性建筑都具有古怪、张扬、喧闹的符号性。西方结构主义大师Peter Eisenman对此深表赞同,这段视频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引起建筑界强烈反响。“值得反思的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应运而生不少明星建筑师,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做地标性建筑,而大家也不会用正常的建筑理论去衡量它。”

  那么,是否意味着所有地标性建筑都毫无意义呢?“从古至今,地标性建筑并不少,比如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北京故宫、巴黎卢浮宫、英国大本钟等,这些建筑不但被称为地标性建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但是当时这种地标性建筑数量非常少,而且都具有一定功能性。比如建造斗兽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动物围在里面,在周边设看台。而且,这些地标性建筑出现的时间都很长,基本上是几十年出一批。比如圣彼得大教堂建于文艺复兴期间,而1870年工业革命之后才建了埃菲尔铁塔,这些都是时代的痕迹。但是到了20世纪后期,地标性建筑呈现出一种井喷式增长。”

  王受之解释说,现在被我们无异议地称为地标性建筑的,都是经过时代的沉淀,在一段时间后集中建造的一批与民族文化有关的建筑。“比如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建筑师做的,天安门也是我们中国的设计师设计的。它是由国家出动力量,通过民族内部一批精英设计专家设计出来的建筑,这种建筑才能称之为地标。但是现在,我们周围的许多建筑却都是外国明星建筑师设计的,他们本身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毫无关联,而这些建筑的成长期也过于仓促。”那么,这些建筑未来是否有可能会成为被后代认可的地标性建筑呢?王受之表示,“现在这个问题还无法评判,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完全由毫无文化根源的外国设计师设计出一大批建筑,我想其中能沉淀下来的,也不会太多。”

  地标建设速度有望放慢

  王受之表示,地标性建筑已变成20世纪的全球现象,而在经过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社会经济财富和权势集团已不可能任意动用手头资金和权力去建造这种建筑,所以西方建造地标性建筑的可能性和数量会越来越少,而高速发展的东方国家,却有建造更多地标性建筑的可能性。王受之认为,这种建筑只是现代建筑中的一种现象,而非运动,“我想,等现在的年轻人变老之后,应该能看到这种地标性建筑的消亡过程,就像我现在看到的美国地标性建筑建设正在放慢速度一样。”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张硕

  ■各方说法

  什么是地标性建筑?

  天津规划设计院院长秦川认为,地标性建筑不同于标志性建筑。地标性建筑应该有很多,体量上并不见得很大,它是城市设计的元素,是市民惯性认识城市的思维,是市民对某个区域的感觉达到的共识。它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印象和标志,更重要的是建筑的内涵和底蕴以及建筑本身所象征的一种精神和文化。建筑的风格特色要与功能相协调,其内在因素更能决定该建筑是不是具有地标性。

  百度百科对地标性建筑解释为“城市名片”,这类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它的记忆,就像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天坛祈年殿等世界上著名标志性建筑一样。地标性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地标性建筑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建筑的主角,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它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有网友认为,地标性的建筑,绝非是建筑师能把握的,也非豪言壮语所能表达且实现的。历史的机遇、公众的口碑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将地标性建筑理解为规模宏大、造型奇特,是片面的,大而奇既非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尽管这样的建筑更加容易被识别,更加容易成为地标性建筑。

 

  相关阅读:
     
 
 
频道阅读
美国老师走进蚌埠 观摩教学交流经验
·白云矿区教师论文获奖多
·网上学位论文明码标价买卖猖獗 代写网站无
·珠海龙文教育举办个性化教育科研论文颁奖
·网上代发论文 付款后玩失踪教师被骗700元
·专家称工程博士学位不考英语不重论文易滋
·南方日报:金融改革创新必须构建民间金融
·关注建筑市场最新法规解读
 
普京小女儿将嫁韩国
新华社三问“民航发
霍英东财富故事
神秘的顺丰快递 到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州总工会市委组织部到三江口调研全
·州检察院鼎力相助 土坝子群众饮上
·盘江路小学送课下乡 促学校教师专业
·兴义公路管理局成立省道209线 望谟
·春到农家暖民心 进村入户解民困
·兴义马岭河峡谷桥安装美化照明灯
·兴义体育中心新视觉宣传系统启用
·黔西南高交多措并举 保障党代会顺
·兴仁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颜振豪拍微电影献礼黔西南 邀黑鸭子
·州公安局第三届老年门球邀请赛在凯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州总工会市委组织部
兴义马岭河峡谷桥安
兴义体育中心新视觉
黔西南高交多措并举
颜振豪拍微电影献礼
州公安局第三届老年
 
版权所有: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新闻周刊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6838086 0851-6871808 投稿邮箱:wyi3293888@163.com  网站备案: 黔ICP备10200785号
  编辑部地址: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锦峰大厦B2-504 热线电话:0859-3293888 3221777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