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
继此前已经成立的财务公司、国际公司、终端公司和正在成立的政企分公司之后,中国移动第五个专业子公司——“互联网公司”呼之欲出。
近期,关于中国移动将组建互联网公司的消息持续不断,从青岛的总经理工作会议上透露出的高层决策,到消息人士透露的中国移动即将启动全网增值业务统一命名及标识研究工作,再到即将收购本土移动互联网公司科大讯飞,无不预示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出生在即。
据了解,中国移动将以广东互联网基地为基础成立互联网公司,将目前移动九大业务基地从省公司剥离并归入互联网公司,从下半年开始正式操作。据悉,该公司会拥有独立的董事会,另外也不排除建立多家互联网公司的可能性。
事实上,无论是此前已经成立的四大专业公司,还是即将成立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有条不紊地践行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的专业化运营、强调集团掌控力的管理思路。按照中移动的思路,中国移动将从目前的“集团―省公司―地市公司”集团模式到多个专业化公司共同存在。
去基地化
相对于此前已经成立的专业公司,此次将成立的互联网公司,最大的突破在于破旧立新的决心最大——九大业务基地将陆续被从省公司剥离,并纳入互联网公司。
中移动首创的业务基地模式,是中移动曾经最核心的增值业务布局思路,并引得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的效仿。但多年来,九大业务基地模式弊端频出,其归属中移动总部数据部,但依托省公司,并面向省公司执行,在中国移动总部和省公司之间形成权利和义务的真空层,多年来大小问题不断。
“业务基地在面向省公司进行业务运作时,更多是内部部门之间的行政协调,博弈主体太多,合作成本巨大,当内部合作成本大于外部合作成本时,就意味着基地模式达到了天花板,企业分裂也将称为必然趋势。”一位电信分析人士告诉《通信产业报》网。
在其看来,专业公司和基地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公司在面向各省公司时,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和省公司可以形成甲乙方关系,以市场化为准则来进行业务的开展和合作,这将彻底摒弃基地模式的各种弊端,“通俗地说,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释放两大积极信号
针对业界对互联网公司有可能流于形式的担忧,中移动接下来的快速举措显然十分给力。据悉,为了壮大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中国移动开始了对外投资和收购的第一步——中国移动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上市公司科大讯飞的审计,根据双方协议,中国移动将以入股的方式成为科大讯飞的战略投资者。作为一向以产业链主导者的中国移动而言,这一步显得既清新,又极有效率。
整合十分迅速。8月12日,科大讯飞已经发布了停牌公告,表示“正在筹划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预计于8月17日公告相关信息并复牌”。由于中国移动上市公司将于17日发布中期业绩,预计双方将在业绩发布后正式公布合作细节。
此外,在互联网增值业务产品体系侧,中国移动也开始互联网公司成立前的热身运动——中移动已经开始了增值业务统一命名及标识研究工作。相对于其他两家运营商,移动在增值业务方面还没有统一品牌。中国电信的天翼领航、天翼e家、天翼视讯、天翼空间、天翼阅读,中国联通的沃宽带、沃支付、沃商店等,既是各自3G终端品牌,也是增值业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