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8月6日奥运专电 题:一场“乡村篮球赛”引发的思考
新华社记者叶健
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屡战屡败,篮球迷郭润鹏为此揪心不已;但相较于奥运赛场,这个21岁的农村娃更关心“自己的赛事”——“永翔杯”篮球比赛。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比赛从2012年开始在山西大同市大同县倍加造镇倍加造村举行,主办方是倍加造镇政府。12支球队参加,其中9个行政村各出一支队伍,教育系统、政府和企业各出一支。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篮球赛:参加人员“草根”,球员来自本乡本土;比赛场地“草根”,就在一块露天水泥球场举行;观众“草根”,几百名观众全部都是农民,老少们或蹲或站,男人们挈妇将雏。
记者到达赛场时,正逢独树村队对阵骆驼坊队。记者看到,参赛球员的年龄多在20岁上下,虽然没有职业球员那样线条分明的肌肉,但都皮肤黝黑、身体健壮。比赛中,挡拆、突破、远投等技战术被他们熟练运用;最后一次进攻,一名控卫在中线附近发炮,竟稳稳命中超远压哨球,引起全场轰动。
比赛过程中,一名现场解说员从始至终都在激情解说,在通过扩音器将激情传递给现场观众的同时,还向观众普及着篮球知识。有意思的是,这里还有“篮球宝贝”捧场,比赛暂停期间,数十名着装统一的女子,踏上欢快的“最炫民族风”等流行歌曲,为观众献舞。此外,比赛还有“技术台”,专门统计球员的个人数据;有赞助,当地一家小型食品加工企业赞助2万元为比赛冠名……
长久以来,中国大球项目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举步不前,足球甚至出现滑坡,归根到底,是“金字塔基”出了问题。对于篮球、足球这种高度职业化的运动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必然是正金字塔型,没有深厚宽广的塔基,要想涌现出高水平的尖子球员无疑是痴人说梦。
扩大群众基础,夯实金字塔基,是中国足球、篮球运动发展的当务之急。当前,我国篮球、足球发展的重点在城市,而倍加造镇举行的这场乡村篮球赛提示我们,在农村广泛开展足球、篮球运动,也不失为一条路子。
农村如何发展足球、篮球等运动?倍加造镇以村为单位举行比赛是一种方案。如果村村、镇镇、县县之间有比赛,推而广之,形成传统,我国的大球人口必然快速增长。这种基于群众的赛事将带动一代代的孩子、年轻人参与其中,假以时日,我国大球的金字塔基将得到充分夯实,高水平球员的出现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在农村发展运动、组织比赛必须以场地建设为基础。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场地有了一定基础,如山西省实施农村体育场所全覆盖工程后,目前2.8万个行政村,有1.8万多个已拥有篮球场;但总体而言,仍然十分薄弱,譬如足球场在绝大多数农村仍是空白。这有赖于政府将体育场地设施纳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同时探索建设“一场多用”的体育场地。
倍加造镇副镇长张建国等基层干部认为,从操作上讲,对于一些拥有一定基础的地方来说,组织类似的篮球赛并不困难,关键是要有人“张罗”。振兴足球、篮球等大球运动,是全社会的事,而拥有强大组织动员能力的各级各地政府,应该挑起组织区域性比赛、扩大群众基础的重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