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91,国青男篮最终在乌兰巴托惊险逆转韩国国青队,避免了中国男子篮球在伦敦奥运会之后的又一次败仗。虽然赢了球,但如果不是王哲林和高尚最后时刻的得分,中国国青男篮很难在U18男篮亚青赛中问鼎。这一届国青男篮虽然有着不俗的人员配置和身体素质,但在决赛中的稚嫩表现让球迷颇感失望。
国青男篮优势急剧缩水
8月26日,中国U18男篮在蒙古进行的第22届亚青赛决赛中,以93∶91逆转战胜韩国,获得亚洲冠军。不过,虽然成功夺冠,但过程却令人揪心。有球迷赛后调侃说:“居然赢了!打韩国队都要如此惊心动魄,还要大王(王哲林)‘开挂’(爆发),第三节单节输13分,主教练该反省了。”话糙理不糙,这一届国青男篮虽然扬名在外,但和亚洲主要对手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了。
中国男篮一直以亚洲老大自居,尽管伊朗韩国诸队一直很不服气,但自21世纪开始以来,在战绩上,中国男篮也一直在亚洲首屈一指——这包括成年队到U18、U16的各个梯队。但这一届的亚青赛中国队则有了如履薄冰的感觉,复赛险些被韩国拉下马已经让人吃惊不小,而在决赛中,如果不是王哲林意想不到的三分球和高尚最后时刻的神来之笔,中国队恐怕得挂着银牌回家。
中国国青的优势在缩小,原因何在呢?其一来自球员被媒体过分吹捧和高估,譬如周琦在U16亚青赛时被捧为“下一个姚明”,而如今两年过去,周琦除了身高稍占优势,其他并不占优,尤其是纤弱的身体让他在决赛中只有4分和4个篮板入账。至于后卫则依然是中国男篮的老大难问题,罗汉琛与吴前资质一般,中国队的进攻则对王哲林与高尚两位内线新星有着极大依赖,整体上显得头重脚轻。
空有身高基本功不过硬
中国篮球能在青少年层面上统治亚洲的武器还是身高。而败在国青队手下的日本队,平均身高只有1.87米,中国香港队则更矮。但光环下的小巨人们决赛中暴露出了稚嫩的一面,中国篮球的老毛病并没有“放过”国青队,全场多达15次失误,而助攻只有10次。
其次,中国男篮在世界舞台上暴露的对抗性差和攻击力弱的软肋,在青年队身上依然存在,在对抗能力更好的西亚球队面前,国青占不到多大便宜。国青助理教练张云松也点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周琦虽然有出众的身高,但偏瘦的体型让他无法登上成年篮球的舞台。“现在他最缺的就是力量训练,否则太容易受伤了。”而经历奥运五场惨败的国家队助理教练李楠则认为基本功不过硬是失败的本质。他更希望青少年在8至12岁阶段能打下良好的技术和意识基础。姚明之后,“小姚明”可能会不断出现,但真正能改变中国篮球的不是个别大个子,而是拥有好的培训体制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最后,这支国青攻强守弱已成公论,他们每场40分钟打出的得分几乎都是NBA级别的高比分,但防守时漏人、卡位都不尽如人意。此外,中国国青在决赛中的惊险扳平来自于中锋王哲林的三分球,这个细节足见中国国青的进攻组织的混乱,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位高水平、深谙青训的教练来耐心梳理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