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军事频道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医疗  美容  体育 房产  楼盘   二手房
跳蚤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二手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科技  基金 文学 小说 搞笑  艺术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新闻中心: 国际  | 国内  | 贵阳  | 遵义  | 安顺  |  黔西南六盘水  |  黔南  |  黔东南
  你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综合 > 正文
 
伦敦青少年提前享“奥运遗产” 呼应主题口号
来源:新华网      作者:司鸶、舒朗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14:50:48     
 

        

伦敦奥运会准备工作进入最后不到100天的冲刺期,伦敦东区因奥运建设发生的巨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在内的奥运场馆在今后将被如何使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当地时间21日,伦敦东区1000多名青少年来到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手球馆参加体育运动,解答了人们的疑问。

作为“一次运动”系列活动第一场,来自伦敦东区的孩子们来到奥运手球馆内,体验手球、柔道、网球、跑步等13个类别的项目。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体育,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励他们从体育运动中得到人生的启发。这一初衷也恰恰呼应了几天前刚公布的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

把社区居民带到奥林匹克公园内,提前体验“奥运遗产”即将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变是活动的初衷,“今天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伦敦遗产项目与奥运会以及本地居民的紧密关系。我们希望能够启发人们奥运会后还能来到奥林匹克公园,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多参与体育运动。”东伦敦遗产项目主席艾琳·泰勒对这个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非常肯定。

伦敦奥运手球馆目前已基本完工,奥运会期间,这里将举行手球、盲人门球和现代五项中击剑项目的比赛。而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这个场馆将被改造,成为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六个社区共同的体育馆,为当地居民提供活动的空间,并举办不同的体育俱乐部,培养对体育有兴趣的年轻人。

英国前短跑和跨栏运动员托尼·加内特认为,奥运遗产对激发孩子们的体育兴趣和热情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们曾非常希望社区里能够有一个这样体育场馆,现在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希望人们能够使用这个场馆,你永远不会知道,说不定谁家的孩子就能通过在电视上观看体育比赛而对某项运动感兴趣,然后便来体验这项运动,进而在这里参加俱乐部训练。说不定他就能成为下一个奥运会冠军”。

奥运场馆的后续利用是伦敦奥运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个永久和临时场馆在建设之前,就已经根据其后续使用做好了相应的规划。比如手球馆内五颜六色的座椅能够伸缩和拆卸,这更方便了奥运会后,各个社区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改变场馆结构。奥运会后,手球馆90%的时间将用来举办社区活动,10%时间则用来进行体育比赛。

从申奥开始,伦敦就把年轻人放在了显著位置,通过奥运激励更多年轻人参与运动,是他们打动国际奥委会的承诺之一。伦敦遗产发展合作社场馆总监皮特·图托说:“早在三四年前,当我们计划建设场馆时,就为每个场馆的未来做好了决定;认真研究了伦敦究竟需要哪些场馆,不需要哪些场馆。奥林匹克公园内有些场馆是临时的,奥运结束后将被移到别的城市,或在其他比赛场合进行使用。但是这个手球馆,正是伦敦需要的场馆之一。这里能容纳7000人,大部分体育项目都可以举行;从篮球到轮椅橄榄球,从羽毛球到排球。我们的想法是,在奥运结束一年之后,重新开放这个体育馆,让本地居民能够来到这里进行不同的体育运动。”

奥运会后,伦敦的奥林匹克公园将于2013年初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其主体育场、水上运动中心以及巨型的轨道塔雕塑将成为伦敦的地标性景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并为英国部分运动员提供一流的训练场地;而其余场馆将为周边社区所用。至2020年,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将被建为一个集体育赛事、文艺活动和商业演出为一体的大型文体中心,而运动员村则将成为5个新的居住小区,为当地居民提供2818套新住房。(司鸶、舒朗)


  相关阅读:
     
 
 
频道阅读
美国老师走进蚌埠 观摩教学交流经验
·白云矿区教师论文获奖多
·网上学位论文明码标价买卖猖獗 代写网站无
·珠海龙文教育举办个性化教育科研论文颁奖
·网上代发论文 付款后玩失踪教师被骗700元
·专家称工程博士学位不考英语不重论文易滋
·南方日报:金融改革创新必须构建民间金融
·关注建筑市场最新法规解读
 
普京小女儿将嫁韩国
新华社三问“民航发
霍英东财富故事
神秘的顺丰快递 到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球员猝死催生超级火锅
·尝了一口榴莲,女子竟然昏迷
·奇人奇事 新西兰女子每天喝10升可乐
·六旬丈夫踩三轮车挣医药费 十年如一
·警校协同应急演练 增强师生避灾意识
·市区两级运管部门从源头上抓安全防
·川R38525车涉嫌超限超载 司机抗法连
·找工作“办假证” 遇到个“假办证”
·敬老爱老模邓素珍:公公就是我的亲爸
·贵州省检察院迅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
·贵州:规划引领 项目带动 建设文化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第七届贵州省旅游产
走进黔东南采风团
麻驾高速公路成黔南
六盘水野生黑叶猴数
贵阳高校女生经常收
朝鲜试射卫星屡遭失
 
版权所有: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新闻周刊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6838086 0851-6871808 投稿邮箱:wyi3293888@163.com  网站备案: 黔ICP备10200785号
  编辑部地址: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锦峰大厦B2-504 热线电话:0859-3293888 3221777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