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点打造12个特色旅游园区,到2015年--贵州旅游一年要挣2500亿元
2月16日,贵州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召开。根据《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省接待旅游总人数将达到2.5—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以上,全省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36万人。
打造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2015年全省旅游收入将超2500亿元
会议上,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回顾总结了“十一五”和2010年我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据介绍,2010年,我省旅游业在春季大旱和世博会带来的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省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61.23亿元,较2009年净增256亿元,同比增长31.79%;接待游客总数1.29亿人次,同比增长23.6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0.01万人次,同比增长25.17%。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业增长最快、效益最佳、发展最好的时期,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4.31%,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4.7%上升到6.6%,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从2006年的8.87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9.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从44.35万人增加到97.5万人。
傅迎春表示,根据《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围绕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的目标,到2015年,我省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2.5—2.6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人数力争达120万人次,分别平均增长16%和21%;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以上,旅游增加值达到7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8%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0%以上,全省旅游从业人员将达到136万人。
发展新型旅游项目我省将重点建设12个特色旅游园区
据了解,2011年,我省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旅游精品,力争全省旅游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长。
我省将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十二五”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今年,我省将重点建设黄果树国家级旅游公园、多彩贵州城旅游文化园、荔波——千岛湖冬季度假区、龙里国际山地避暑度假区、梵净山佛教文化度假区、遵义——宽阔水红色旅游度假区、赤水丹霞自然遗产度假区、百里杜鹃——阿西里西大草原度假区、洛湾——平坝高尔夫度假区、万峰林——万峰湖户外运动度假区、西江——肇兴民族文化度假区和镇远古城历史文化度假区等12个特色旅游园区。
同时,以茅台工业旅游开发为重点,把旅游业发展与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旅游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据介绍,2011年,我省将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科普旅游,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围绕打造全国最佳避暑度假基地、特色乡村旅游基地等精品旅游景区,形成面向新型旅游市场的新兴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园区旅游、城镇度假旅游、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等现代旅游服务业态。
-延伸阅读:
游客:
八成以上对贵州旅游说满意
省统计局、省旅游局联合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通过对3709人和801个省外团队游客进行计算机辅助电话(CATI)调查和问卷面访,贵州旅游在安全、娱乐、导游、旅行社、旅游形象、住宿、旅游信息、交通、餐饮、购物、收费、公共卫生、公厕等13个方面的旅游综合满意度总分值达到81.9,同比提高14.65个点。旅游安全成为游客满意度最高的项目。
在全省旅游满意度调查中,全省旅游接待环境的满意度总分值达到85.77,同比提高2.65个点,而93.4%的游客有重游贵州的意向,96.4%的游客表示会或可能会向朋友推荐贵州。
此外,全省全年受理有效旅游投诉169起,结案率达100%,旅游投诉率较去年同比下降32.94%。
支持:
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旅游发展
日前,国家旅游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就“十二五”期间共同促推动贵州旅游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十二五”期间,省人民政府将贵州发展专项资金在2010年1亿元的基础上,每年新增2000万元,到2015年达到2亿元,共8亿元,主要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基础接待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和补助等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经常性支出。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也做出了多项加大对贵州旅游业发展支持的承诺。
酒店:
五年内新增百家高星度假酒店
2010年,我省旅游定点车辆突破1000辆,全省新增旅行社19家,达到260家;新增A级旅游景区5家,达到56家,新增星级饭店43家,达到344家。目前在建或待评三星级以上标准的饭店共91家,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48家,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22家,按三星级标准建设的21家。5年内,全省新增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和度假酒店将达到100家。
品牌:
打造四季旅游产品
今年是“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我省推出了以“2011中华文化·贵州民族文化体验之旅”为主题的82项旅游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民族文化、长征文化、阳明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进一步提炼包装“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看风情”、“冬季泡温泉”四季旅游产品,推出覆盖全省的主题活动,以季节性线路产品为卖点,以旅游节庆活动为亮点,进一步提升“多彩贵州·醉美之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