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噜之声不绝于耳、夜间频频醒来、睡不安稳、恐惧黑暗、夜间磨牙、遗尿、呓语、梦游……这些看似成年人的“专利”,同样也会发生在儿童身上。
据介绍,儿童睡眠障碍可能导致儿童智力损伤、记忆力下降、智商降低,甚至还会导致儿童在睡眠中猝死。而5岁以下儿童睡眠障碍的总患病率则超过了20%。
个 案
两岁半宝宝呼噜震天响
李女士家的小宝宝是个女孩,现在两岁半了,又健康又活泼可爱,可就是有一点不大好——那就是睡觉打呼噜。她印象里,小宝宝“还在很小的时候,可能还不到一岁,就开始打呼噜了”。
起初,声音很小,她和爱人虽然有所察觉,但并没有重视,还以为是宝宝睡得香的证明。但是,随着小家伙块头儿越长越大,呼噜声也是越来越大,“如今已经和成人没有什么两样。”这让一家人既吃惊又困惑:这究竟是怎么了?会不会是得了什么怪病?
市一院儿科主任医师周维克说,这其实是患了儿童睡眠障碍。一般情况下,没有大碍,但是,如果伴有呼吸暂停,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治疗,甚至还需要手术。
影 响
睡眠障碍或影响智力发育
大多数儿童困了躺在床上很快便能睡着。但是,有的儿童却不然。“他们有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有的睡着后呼噜之声此起彼伏、夜间频频醒来、睡不安稳、恐惧黑暗、夜间磨牙、遗尿、呓语、梦游、抓挠皮肤……”而这些就是儿童睡眠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睡眠打鼾。
周维克说,睡眠障碍不容小视,它们有可能导致儿童智力损伤、记忆力下降甚至智商降低。还会引起一系列情感行为问题,如好斗、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除此以外,儿童睡眠不足还会增加其罹患早期心血管疾病和行为紊乱等疾病的几率,严重时会影响儿童的生命质量。
她以李女士家宝宝为例,“若是伴有呼吸暂停,就会使得脑部缺氧,影响发育,进而影
响智力、理解力、记忆力、四肢活动能力等。”而不仅仅是打呼,儿童睡眠不安都可能是睡眠中呼吸暂停所引起的缺氧所致。
数 据
5岁下儿童发病率超20%
我们很少听说儿童睡眠障碍,但是,这种病的发病率其实很高。周维克说:“以打鼾为例,7%—12%的儿童有习惯性打鼾,而打鼾最常见的年龄以4—7岁为主,其中有10%—20%并发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至于各类睡眠障碍的总患病率,我市目前尚无专门调查,但是,近来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20.87%。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儿童睡眠障碍呢?周维克说,这既有可能是主观因素影响,也有可能是客观因素导致。“像打呼,多是增殖体肥大所致,如扁桃腺肥大、腺样体增殖等;早产、窒息等也会导致睡眠障碍。”
除此外,像卧具不适、被褥过厚或过薄、噪音、光线等睡眠环境因素不适,以及父母的养育习惯不好、自身学习压力过大等,都会影响儿童睡眠质量。“比如说,婴幼儿睡在父母房里自己的床上,比较容易睡着,而且睡眠质量也好。而在父母床上入睡可能困难一些。”她说,“因此,我们建议让宝宝与父母‘同房、不同床’。”
建 议
设立“婴幼儿睡眠日”
但是,目前不少家长对儿童睡眠障碍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家长根本不知儿童也有睡眠障碍,有的则认为儿童睡眠障碍就是呼吸睡眠困难,或者认为是孩子缺钙、缺锌等营养缺乏引起的,盲目地治疗或者一味地补充营养。
“对于成年人来说,睡眠不足会导致瞌睡或影响心情烦躁、压抑,但在儿童身上却会表现为亢奋和紧张。而这种表现,家长很难读懂。”周维克说。
她认为,现在随着学习压力的越来越大,已有
更多的儿童少年开始出现睡眠障碍。家长应该有必要多了解学习点关于睡眠障碍的相关知识,对家中孩子的睡眠情况予以甄别。
据了解,近来有专家正建议,将每年的3月20日设为“中国婴幼儿睡眠日”。所以选择3月20日,是因为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将“中国婴幼儿睡眠日”定在“世界睡眠日”的前一天,可传达“提升国民睡眠质量先从婴幼儿抓起”的理念。
专家们认为,应加强面向父母的婴幼儿睡眠的大众教育工作。通过各地儿童保健工作体系开展婴幼儿睡眠护理知识的宣传,并把“婴幼儿睡眠指导”列入儿童保健工作考核的参考指标。另外,建议通过3岁以下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系统加强对父母有关此方面知识的灌输。
记者 苏扬
相关链接
及时发现
孩子睡眠障碍
如何在早期发现儿童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专家给出以下几点供家长自查。
1.小孩是否打鼾?是否睡眠有盗汗、“鸡胸”?
2.是否注意到小孩在睡眠中有呼吸停止,或有为呼吸而挣扎?
3.是否因担心睡眠中小孩会呼吸停止而把熟睡中的小孩摇醒?
4.是否见过熟睡中的孩子有嘴唇及指间发绀现象?
5.小孩是否常有扁桃腺炎、晨间头痛,白天用嘴呼吸及长期睡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