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恩光:心里总是装着受困群众
孔 峰 毛正芳
凝冻疯狂肆虐普安县长达近一个月之后,终于收住其魔爪,但是在这一个月里,在老百姓心中的普安公路管理段职工抗凝冻、保交通的身影还记忆犹新,特别是曾经被困在省道313线煤炭坡的过往车辆和回家团圆过春节的旅客,也许这些为了他们能平安回家而不顾生命危险铲冰除雪、撒盐化冰的公路人的身影将永远停留在他们的脑海里。
从1月3日起,南下的冷空气开始光顾普安县境内,长达一个月的持续低温天气,让普安县变成了冰的世界。夜间超低气温导致地面上结上了一层厚厚的覆冰,公路上行车难,普安公路管理段新店公路养护站管养的省道313线连接着兴仁、兴义、安龙、贞丰等县市,也是六盘水、毕节等地区南下两广的一条重要通道,车流量比较大,这给该站公路保畅的工作带来了十分严峻的形势。肩负着公路安全畅通职责的新店公路养护站站长梁恩光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带领全站职工日夜奋战在抗雪凝一线。
凝冻来了,全站11人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
1月3日上午,因前一晚上梁恩光站长看新闻联播时看到贵州省东部、南部和北部都已经遭遇雪凝灾害肆虐的新闻,一大早立即部署全站抗凝冻保畅通工作,并带领大家再次拉着防滑砂前往凝冻路段再把防滑砂补足补齐,所管养的50公里路段再疏理一遍。在1月4日凝冻真正的来临时,他们就已经做到处乱不惊。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过往车辆的安全,作为小小芝麻官的一站之长,梁恩光不仅夜间要和高坡超限运输检查站稽查人员一起巡查公路,以便及时了解公路凝冻情况能准确地向上级报告和封闭凝冻路段的交通,白天还要带领全站公路职工上路撒盐化冰,铲冰除雪。仅有11个职工的养护站,却要负责省道313线长达50公里公路的养护保通工作,在低温天气的抗凝冻期间,他们的工作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一个月里,尽管工作很艰苦,且大部分职工都是上有需要照顾的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但是他们为了让过往车辆安全通行,为了能让归乡回家团圆的游子早日回家和家人团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从1月4日到2月2日的一个月里,他们没有周末、更不要说休息,全站也没有一个人要求请假,就连下晚班了也没有一个人回家,都是坚持吃住在站上。在抗凝冻期间,工会组长梁鲁燕患了严重的感冒也坚持要和大家一起上一线铲冰除雪,岑吉兴上高中的女儿,体弱多病随时需要人照顾,为了工作,他只能让妻子一个人照顾女儿,很多时候,他想到需要照顾的女儿,他经常在内心责备自己。全站职工在梁恩光站长的带领下,战胜了一次又一次雪魔,安全护送了一批又一批被堵的过往车辆和旅客。
危险留给自己,安全让给驾乘人员
人在结了冰的路面上行走,都很难,随时都有摔倒的危险,那在结了冰的山区公路上驾车巡查,那用险象环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为了能在深夜12时和早上6时以前准确无误地向段上汇报凝冻公路的阻通信息,梁恩光站长和高坡超限运输检测站稽查人员一晚上要巡查凝冻公路两次。在路上车轮打滑过多少次,巡查车要下坎多少次,对于梁恩光来说,他已记不清,因为遇到那样的事太多太多了。笔者问梁站长开车出去巡查凝冻公路是否害怕过,他平静地说道:“要说不怕那是假的,每次开车上路,就有如战士上战场的感觉一样,因为开车出去了,能不能安全地回来,哪个也说不清楚,但是这些工作总是要有人来做吧。”
1月17日早上,尽管梁恩光站长的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装了防滑链运送工业盐的工程车,但是由于路面履冰太厚,工程车还是滑到了K139+500的公路边沟里,险些滑下几十米的斜坡下,幸好没有人员受伤,但是他们却花了近两个小时才把工程车弄上公路,又继续把工业盐送往凝冻最严重的路段和职工们一起撒盐化冰。
在凝冻路段援助受困车辆,不管是大货车还是小货车,也不管是本地车还是外地车,他们只要遇上或得知有车辆受困,他们就毫不犹豫地开着工程车前往支援。在救援中,他们用工程车在前面套着钢丝绳牵引,有两次由于工程车底盘太轻差点被受困车辆反拖下公路。在凝冻的30天里,新店养护站共救援了10多辆车,减少了驾驶员的经济损失。
坚守岗位,再次谱写忠孝两难全
梁恩光的父亲梁金国已有84岁高龄,自从公路养护岗位退下来后体弱多病,常年需要人照顾,就是吃饭时都需要人帮着夹菜。父亲并发有骨质增生、高血压、心脏病、肝浮肿等疾病,退休后一直住在农村老家地瓜。尽管新店公路养护站离老家只有十多公里,由于工作繁忙,梁恩光很少回家,对于老父老母,他心里总是一直内疚着,每年只有大年三十才能和老人家团圆,让两老享受到短暂的天伦之乐。今年1月11日下午4时,正在带领全站职工在省道313线凝冻最严重的煤炭坡铲冰除雪的梁恩光站长,接到弟弟从老家打来父亲病重需要送往医院抢救的电话,他当时也想过把工作交给工会组长,然后赶回家和弟弟一起送父亲去医院,但是他看到因低温凝冻堵成长龙的车辆和等着回家团圆的旅客,毅然做出了继续留下和职工一起战斗的决定,直到父亲出院,他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一步。凝冻结束后,他才带着愧疚心情回到老家把老父亲接到新店站一起过年,家人特别是兄弟对这件事一直是耿耿于怀。
他自己身体也不好,常年患有颈椎孔狭窄,病发时,头部剧烈的疼痛,头昏眼花,手脚麻木。在抗凝冻的这段时间里,他带病带领全站职工早出晚归,都是早上7点出门,有时要干到晚上6点才回家。过度的劳累,让他很多时候都有点吃不消。但是看到受困的群众,作为一站之长,他只稍作休息又和大家继续战斗在“战凝冻,保民生、保交通”一线。不管是撒盐除冰,还是砍伐斜倒向公路上的树木,他样样带着干、抢着干。
在凝冻最严重的时候,梁恩光还把妻子杨显英叫来一起“上班”,但是都是义务免费劳动。这样的免费劳动力,就是在平时工作忙时,杨显英也会主动和丈夫一起去公路上“上班”。1月15日到18日的4天时间里,心疼丈夫的杨显英,穿着丈夫宽大的工装,拿着铁铲和站上职工一起早出晚归,和大家一起在抗凝冻一线撒盐化冰,铲冰除雪,也和大家一起在工地吃着冰冷的午餐喝着基本冷得扎骨头的冰水。
真是有其夫必有其妻。“看着他们一天那么辛苦,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有时忍不住想上工地帮他们一把。”没有工作在家作专职家庭主妇的杨显英平静地对笔者说道。对于梁恩光来说,有杨显英这样善解人意的妻子,多年来家里的大小事务包括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活儿都全部交给妻子一个人,也因为有这样一位善良的贤内助,让梁恩光专心公路养护工作,11个人要养护好50公里公路,尽管工作繁重,但是他们还是能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图为梁恩光铲冰降雪;。
赵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