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8日奥巴马发表讲话,他身后是林肯塑像。
法国《现代价值》周刊2月24日一期文章 原题:操纵媒体的艺术(作者克洛德·雅克马尔)
2003年3月开始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也与詹姆斯·波尔克时代的墨西哥以及约翰逊时代的越南有着类似之处。由于担心中东地区出现大的动荡,乔治. W.布什总统决定由自己来完成其父所未竞的事业:消灭萨达姆。在他看来,萨达姆就是绝对独裁的典型代表,与美国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当然,他的这种信念当中也包含有美国的利益,因为伊拉克是地球上原油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与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一样,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也必须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第次的理由是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军队入侵了科威特。于是人们宣称,萨达姆秘密储藏了大量致命的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而且他还与 “9·11”恐怖袭击事件有染。当然,这一切并没有得到证实。不过,通过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美国公众已经认定,出兵攻打萨达姆是合法的。当然,公众舆论后来出现了转向,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这一事件未能很好地收场。
是国家谎言吗?民主的模式下怎么会出现这种欺骗手段?墨西哥事件只是一系列连续剧中的第一集。美国人用两个词汇来形容这种传递假消息的情况:一个词是“造谣”( disinformation),即故意欺骗听众;另一个词是“误传”(misinformation),即故意误导事情的真相。
美国历届政府,无沦是民主党政府还是共和党政府,都在使用这种欺骗手段。通常情况下,采取此类做法的日的是把‘些在政府看来比较孤立的想法变成一种必要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通常都是无关个人私利的。
1962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宣布了苏联将把部署在古巴的导弹撤走的决定,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消息。当时的美国人都对肯尼迪总统心存感激,认为正是他的强硬态度,才让苏联人知难而退,从而在苏联共产主义扩张面前显示厂美国的力量。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苏联导弹撤出古巴是有交换条件的:美国的导弹也要从土耳其撤出,而土耳其是北约的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