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望谟县新屯镇牛角村村民杨昌毅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着心爱的羊群上山;傍晚,他又吆喝着羊群回舍。放羊,是他每天生活中最惬意的事情。
牛角村,虽然离县城仅12公里,但交通落后,村民大多以种植玉米为生,生活十分困苦,很多村民只得外出打工谋生。
3月初,记者来到杨昌毅家时,他正在整修篱笆墙。他的身后是30来平方米的羊舍,这是他前年开始养羊的时候修建的。30个平方,国家补助1800元,自己投入了1400元左右。
杨昌毅,今年30岁,有兄弟7个。过去,全家挤在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茅草屋里,4亩地种的全是玉米,每个季度都得靠救济粮度日。
2001年,他初中毕业考上了兴义市师专,但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2002年便辍学了。随后杨昌毅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苦于没有一技之长,一年到头,也余不下几个钱。
2009年,一个种草养羊的项目在村里实施,他决定回家养羊。按政策份额,兄弟7个每户可领到21只羊,于是他一口气就领了147只。由于饲养得当,次年,除去基础母羊,一年收入超过了4万元。目前,杨昌毅共种草150亩。随着羊只的增加,他又补种了100亩。
经过几年的发展,杨昌毅的羊越养越多,收入也增加很多。他家羊舍的旁边,立着一栋新建的砖房,门前墙上用绿色油漆写着“种草养羊绿色银行”。杨昌毅解释说,种草养羊就是建“绿色银行”,这栋房子就是用养羊赚来的10万元钱修的。
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毛庭彪说,当时考虑到望谟的老百姓比较穷,都是由县里拿钱购买种羊提供给农户,只需要他们偿还基础母羊就可以了,其他都是老百姓自己的,中心也没有和老百姓分成。
对于今年的目标,杨昌毅早有打算。他说,现在黑山羊的价钱不错,每斤能卖到10到12元,销路也不错,广东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他的目标是今年能发展存栏羊300多只,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种羊,以带动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