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黔西南州境内国省干线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达299.43公里,公路优良率达到78.43%,连续五年控制恶性超限运输车辆在3%以内,兴义公路管理局共完成通行费征收21795万元,五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齐心协力谋发展 攻艰克难上台阶
——兴义公路管理局“十一五”公路建管养成就回眸
孔 峰
2010年底,随着黔西南州境内最后一条泥路省道312线罗甸干江河至望谟公路改造工程的开工建设,黔西南州将结束国省干线公路泥路的历史。全州境内951.267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将全部是沥青混泥土路面。“十一五”期间,新增二级公路129.11公里,使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9.43公里,二级公路由原来的15.63%上升到31.48%。公路优良率达到78.26%,差路率为0.24%,公路路网水平显著提高。加大超限运输治理力度,连续五年控制恶性超限运输车辆在3%以内。树立服务意识,依法文明征收,“十一五”期间,共完成通行费征收21795万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五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加强公路建设 提高路网服务功能
“十一五”期间,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兴义公路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公路局“十一五”工作规划,按照“一个巩固,两个提高,三个突破”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开拓创新,以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综合服务功能和保障能力为落脚点,通过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养护管理规范和科学,公路路况得到提升,路容、路貌更加完善,为黔西南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紧抓西部大开发公路建设投入机遇,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公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兴义公路管理局管养里程为1086.3公里,2008年1月1日黔西南州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整体交接后,管养里程为951.267公里。五年来,兴义公路管理局紧紧把握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中公路建设投入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全省“十一五”公路建设规划,结合黔西南州实际,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着力加快了国省干线公路的改造步伐。重点加强了二级公路规划建设,“十一五”期间,兴义公路管理局争取省公路局的支持,对安龙至兴仁60.31公里公路进行了改(扩)建,完成投资3.2亿元。同时,接养了贞丰至安龙二级公路68.8公里。加大公路大中修工程建设投入,公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大修公路174公里,完成投资10186万元。中修公路255.8公里,完成投资6274万元。加大油路改造工程的投入,完成了省道212线补西至猪场10.27公里三级公路改造、省道312线册亨至八渡72.163公里公路改造,完成省道313线下厂河至凉水20公里通乡油路改造工程,完在省道309线34.056公里的公路改造。完成了省道209线(望谟县境内)49.5公里灾后水毁恢复工程。公路优良率达到78.26%,差路率为0.24%。启动了省道312线罗甸干江河至望谟85公里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工程实施完毕后,黔西南州境内国省干线公路将彻底结束泥路的历史。
高度重视安保工程建设和危桥加固维修,共完成投资4413万元对国省干线公路沿线2000多处(段)危险路段、易发生事故点建设安全防护工程,预防了多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大桥梁管理养护,受地理环境影响,桥梁管理点多、线长,管理较为困难,加之超限运输车辆多,导致部分桥梁受损严重。“十一五”期间,共投入499.3万元对5座桥梁进行了加固。
精心打造精品路工程建设,为打造黔西南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投入905万元对兴义至巴结33.63公里公路进行了美化、绿化,在安全、通行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通过打造精品公路,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提高了公路的社会形象。
创新公路养护 发挥公路最大潜能
加强公路养护,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是全面提升公路综合服务和保障能力的关键,也是公路工作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兴义公路管理局加强科学养护,提高养护科技含量。推行预防性养护公路,不仅节约公路养护成本,而且还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发挥公路最大潜能,这一做法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在路面病害处治上推行微表处理、沥青路面热补技术,在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养护质量和水平。
加大公路“养护机械化、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服务人性化”养护站建设推进力度,并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树立“安全、环保、节约、耐久、全寿命周期成本”全新理念,坚持“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突出公路养护工作的预防性、及时性、科学性和计划性。公路养护建制更加合理,在对各管理段原有道班设置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局范围内设置25个养护站,更加完善了养护站机械设备的配置,养护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公路养护能力进一步增强。
加强公路路基养护和路面养护,预防性养护和全面养护进一步提高。兴义公路管理局高度重视公路管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8月25日,在晴隆段召开养护生产现场会,提高了干部职工对公路养护“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认识,并提出了创新公路养护理念,对养护的质量、效率、安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要求,规范了全局养护生产工作,有效促进了养护生产质量的提高,五年来,共完成油路修补面积112.76万平方米。由于实施预防性养护公路,有效发挥公路的最大潜能,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公路养护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以及重载车辆的急剧上升,但是兴义公路管理局仍能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抗洪抢险救灾 公路职工义无反顾
在过去的五年里,对于黔西南州人民群众来说,可谓是灾难不断,对于公路职工来说,可谓是久经考验。兴义公路管理局干部职工忠实履行了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三个服务”,即交通运输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地出行,在各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发扬了公路人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铺路石”精神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
2007年7月,黔西南州境内普降连续暴雨,造成国道324线、省道209线、省道212线等路段部分桥涵断交,78处交通中断,路基全毁4段,路基下塌造成缺口187处,大型边坡坍方217处,零星上边坡坍方321处,桥梁全毁1座,涵洞全毁1道,涵洞淤塞16道,直接经济损失1153万元。从7月29日到7月31日三天时间里,安龙县每天降雨量高达60至70毫米,公路水毁严重,国道324线安龙至洪江段40公里的路段,水毁坍塌方大大小小多达40处。7月30日17时30分,2132公里50米处边坡垮塌,塌方工程量高达11000立方米,造成公路堵塞,交通完全中断,断交24小时,受困车辆达3000余辆。由兴义公路管理局安龙段公路职工和武警、公安、消防等部门共160余人组成庞大的抢险队伍,出动3台装载机,4台工程车,在水毁坍方地段谱写了一曲军警民共同抢险的动人诗歌。
2008年初,黔西南州遭遇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多条公路凝冻严重而断交,大量的过往车辆和旅客受困,一个又一个难题摆在公路职工面前。公路职工以雪为令,不顾寒冷、不顾个人安危,为受困车辆和旅客撒盐化冰,铲冰除雪。1月31日晚上23时30分,因公路上严重凝冻,一辆过境大客车在国道324线安龙县西龙桥撞向大桥栏杆横在公路上,造成交通全部中断,被堵的车辆已达500多辆,被滞留的人员达五、六千人。交通中断,回家过年的旅客被无情地被堵在路上,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呀!安龙段干部职工不顾深夜严寒,冒着生命危险赶到事故现场,费了一番周折用防滑砂垫路,好不容易把横在公路上的大客车牵引离开大桥摆放到安全地段,疏通被堵车辆和受困的旅客。
2008年望谟县又发生“5.26”特大洪涝灾害,导致省道209线断交61处,冲毁路面58580平方米/20公里,桥梁堵塞2座,冲毁1座,涵洞冲毁5道(断交),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兴义公路管理局党政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和职工们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徒步勘查公路水毁,在短时间内掌握近50公里的水毁详细情况,为接下来的抢险救灾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数据。在抢险保通战斗中,党政领导处处以身作则,经常冒着大雨和30多度的高温天气战斗在水毁抢险一线上,和职工们同吃同住,一直坚持到最后。上级安排计划用10天完成近50公里水毁公路抢险保通任务,抢险突击队员们不负众望,竟用了8天时间就完成了。
今年1月初,黔西南州受南下强冷空气的影响,海拔较高的县市开始出现冻雨,境内国道320线、国道324线、省道209线、省道210线、省道309线、省道313线等国省干线公路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省道313线普安县境内的煤炭坡、省道209线望谟境内打易至二泥基本上是天天夜间凝冻断交。兴义公路管理局党政工领导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把“抗凝冻、保民生、保交通、保畅通”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
1月17日清晨,黔西南州迎来了2011年的第一场瑞雪。一大早,兴义段城关站30余名职工还来不及沉浸在瑞雪带来的喜悦,不顾严寒,在省道212线463公里(长坡岭)近3公里路段铺防滑砂,经过两个多少小时的战斗,抢通近3公里的凝冻路段,护送出受困车辆200余辆,旅客500余人。
1月18日清晨,还未能让兴义段公路职工们缓上一口气,前一天夜里又普降大雪,加上夜间气温很低,积雪比前一天还要厚,大量车辆无法通行。积雪太厚用铺撒防滑砂的方式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清除陡坡公路路面上的积雪,才能保证过往车辆安全通行,兴义段党政工领导身先士卒,带领机关干部职工及城关公路养护站职工共56人在积雪较厚的长坡岭路段铲冰除雪,公路职工通过一上午不顾寒冷的连续奋战,又终于完成3公里路面覆冰的铲冰除雪任务,把200余辆受困车辆和600余名归乡旅客安全护送通过危险的陡坡路段。
1月20日,安龙县告急,该县境内一条国道、两条省道都因凝冻而断交,大量的过往车辆和旅客被困在寒冷的路上。安龙段采取应急措施,组织人员和运输车辆及机械前往凝冻路段撒盐化冰、铺防滑砂、铲冰除雪。在当地公安、驻军部队、民兵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了4个多小时的战斗,全部抢通省道313线、国道324线、省道210线三条公路共30余公里的凝冻路段,被堵的400余辆各类车辆和5000名旅客得以安全通行。
据了解,截至1月31日,兴义公路管理局干部职工已连续奋战在抢险一线26天,共出动人员4150人次,出动运输车辆、巡查车辆及机械1100余台次,重点路段监控巡查500余次,撒盐化冰40吨、铺防滑砂500立方,铺撒防滑砂、撒盐化冰和铲出公路路面积冰面积高达125万平方米。
加强公路管理 打造文明公路形象
“十一五”期间,兴义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总方针,认真履行“公开、公平、公正、高效、便民”和“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工作职责,切实保护了黔西南州国省干线公路的安全和畅通。公路收费工作坚持依法征收、文明服务,不断加强了对征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管理、考核、激励措施,推进了征收队伍和文明窗口建设。
加强路政管理,保障公路畅通,是全面提升公路综合服务水平的保障措施。一直以来,兴义公路管理局坚持以依法治路、严格执法、维护路产路权为核心,以路政日常管理、遏制超限运输车辆、改善路域环境为重点,以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文明执法、完善机制为手段,积极开展了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强路政宣传,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增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车上路宣传、路政人员定点设置咨询点等形式,对公路进行大力宣传,不断增强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五年来,全局共出宣传栏196期,悬挂宣传标语285条,发表报刊文章756篇,上路宣传685次,发放宣传单9850份。加大路政管理力度,及时查处建筑控制区内违法建筑物。对侵权、挖掘、占用公路和公路用地的行为加大了路政巡查力度,严格审批程序,减少违规占用公路或公路用地的行为,同时有效地遏制了在公路沿线乱搭、乱建、乱倒垃圾的“三乱”现象。“十一五”期间,累计清除非公路标志4360块,制止违法建筑20351平方米,办理行政许可214件,查处路政案件6190起,查处率、结案率均达到98.5%,有效地维护了路产路权。
加强超限运输的治理,加大超限运输场站建设投入,严格控制恶性超限运输车辆上路。自2006年全国统一集中治理超限运输工作以来,完成了“部级站”建设1个、“省级站”5个。连续5年保持良好的成绩,均控制恶性超限运输车辆在3%以内,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持续下降。规范路政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所辖的八个公路管理段均专门设置了路政服务大厅,对各类路政事务实行集中办理、限时审批或答复,提高了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了路政执法人员的经常性培训和教育,实行了全员准军事化管理,定期开展军事比武、业务竞赛、作风督察等活动,下大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于2009年9月18日在安龙幺塘超限运输检测站组织了由8支路政队伍参加的准军事化技能比赛,通过比赛,评出了一、二等奖。由于工作出色,2010年3月16日全省路政工作会在安龙召开,并对路政队伍准军事化管理情况进行了现场观摩。
树立服务意识,依法文明征收,规费收入显著增加。五年来,兴义公路管理局在收费任务重、收费干扰大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了征费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较好地把握了征收工作的大局、重点和关键环节,超额完成了省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规范收费人员工作行为,实施“普通话、站立式、微笑服务”。2006年,兴义公路管理局从收费工作实际出发,创新思路,转变收费理念,为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从当年10月份开始实施“普通话、站立式、微笑服务”。从着装、语言、姿式、收费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切实做到文明征费、礼貌服务。通过五年的实践,得到了社会普遍好评。在国家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前提下,上级两次提出取消收费但皆因各方面因素未取消,导致收费职工思想不稳定,在此情况下,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确保了收费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化文明窗口建设,坚持征收、服务两手抓,在各收费站点广泛开展了便民、惠民服务活动。全局4个开放式收费站中,巩固了3个省级青年文明号、安龙收费站获部级“文明示范窗口”称号、小店子收费站获部级“巾帼文明岗”称号。真正做到了依法收费、文明服务。“十一五”期间,共完成通行费征收21795万元。
搞好党建工作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兴义公路管理局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公路交通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省公路局“十一五”规划和该局“一个巩固,两个提高,三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三个服务”水平,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谢和责任感,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普遍增强。局党委把选好用好基层党支部负责人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增强党组织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以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忠实践行宗旨、廉政勤政为民”等系列活动为契机,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急难险重任务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教育,在局属范围内初步建立一支种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采取压担子、交任务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锻炼人才。
单位管理更加民主,领导决策更加规范和科学。局党委坚持“党委(党支部)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把充分发扬民主当作是领导单位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长期坚持下来。党委(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充分履行好新形势下赋予的光荣职责,把握好单位的发展,扎实认真地开展好、落实好各项工作,为单位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把坚持“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当作党委(党支部)推动单位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决策的一项政治工作来抓好抓落实,确保了党委决策的科学化和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建设不断健全,机制不断完善。在制度建设方面,以“党委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议事程序为重点,以规范管理、促进工作为目标,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中,通过分口修改,采取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和在职代会上讨论通过等方式,挖掘职工智慧和潜力,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共新增、修改制度25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职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不断得到加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大幅度提高。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不断深入。在关键部门、岗位和人员中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正反典型等教育,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成效明显。在工程建设领域落实“三介入、三同步”廉政监督机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优良,干部优秀。权力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局及局属各单位制定了 “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进一步有效地规范了决策权力的正确运行。在领导干部中,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的“八不准”和交通运输厅的“五个严禁”要求,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管权、管人、管钱、管物”、超限运输治理、收费人员等重要岗位人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在路政管理行政审批中,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有效地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案件查办力度不断加强,高度重视来信来访,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信件处理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抓好工会工作 促进行业文明建设
“十一五”期间,兴义公路管理局工会工作,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和民主管理的作用,积极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坚持职代会制度,完善民主管理基本形式,推进民主政治文明建设。以职代会为载体,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及时反映职工群众心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领导掌握民情,了解民意,集中职工集体智慧搭建了坚实平台。
认真落实提案,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意愿。五年来,共征集到职工代表提案百余条,涉及公路养护、路政管理、职工福利、人事制度改革、干部管理、宣传教育、财务管理、“三产”发展等方面。在每一年的职代会上,由行政主要领导在会上对代表提案进行答复,答复率100%。除牵涉到政策性较强,不能及时解决的提案外,落实率达90%以上。坚持局务、段务、站务三级公开,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局、段(公司)、站(班、组)坚持了三级公开制度,建制率100%,覆盖率100%。2010年7月12日,经贵州省厂务公开领导小组调研检查,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坚持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提高行业职工素质。重点抓好了“建功立业大竞赛”、“百万职工大练兵”、“安康杯”安全生产竞赛等活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细则,使各项活动得到落实。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宣传,开展安全生产大督查和实战演练活动,强化节日期间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搞好一线职工和参建民工的岗前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人心深入一线。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使安全生产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五年来,全局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显著,兴义公路管理局党委结合“四好班子、五好党组织、六先党员”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创建工作不断融入新内容和新精神,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单位的“争一流、创一流”和职工“争先进、赶先进”热潮不断涌现,一大批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层出不穷。“十一五”期间,兴义公路管理局被交通运输部评为“交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安龙段党支部被黔西南州委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安龙收费站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小店子收费站被交通运输部、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交通行业巾帼文明岗”,安龙段兴隆养护站站长李佑文被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抗凝冻、保民生”工作个人一等功等,充分展示了兴义公路管理局“双创”工作取得的成就,同时展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和卓越的奋斗历程。
坚持建家思想,推动行业文明建设。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养护站。结合实际,重新对养护班组进行规划调整,在全局规划建设25个养护站,2007年重点建设10个养护站,配备了养护交通中巴客车。职工之家的建设,推动了行业文明的同步发展。新创的“文明示范单位”、“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先进职工之家”等层出不穷。
关心职工冷暖,坚持送温暖活动。2006年以来,先后为瘫痪的原大集体职工蒋全国捐助20746元,百万职工送温暖活动捐款15680元。为贫困职工廖根龙子女圆大学梦捐助10370元,为患癌症职工冯光碧捐助17410元,为重病职工袁学军捐助12340元,为尿毒症患者王万谷捐款28729.2元。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3余万元,为望谟“6·12”受特大洪水灾害的人民捐款49027元,衣物449件。为其他灾区捐款4754元,衣物562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建立行业文化,是工会工作的一项内容。2006年,兴义公路管理局组织参加了全省公路职工文艺调演,编排的“阳光乐章”、“三月三”等节目参加了全省公路系统职工文艺演出,获得组织奖,“阳光乐章”还被选送参加交通运输厅演出。2009年组织了《公路人之歌》纪念国庆6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