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科技强院工作方针,全面提升为民司法水平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首例远程四地开庭侧记
2011年4月13日下午14时30分,随着审判长法槌的落下,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首例远程四地开庭审理案件正式开始。
这是一起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案件,原、被告人数多,且第三人均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第三人冉茂富、赵祥波、冉茂发、石茂分别在兴义监狱、瓮安监狱、安顺监狱、金西监狱服刑)。按照传统做法,必须将上述第三人长途提押至兴义市人民法院审理,程序复杂,效率低下,并且长途提押重刑犯存在安全风险。今年在学习贯彻落实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孙华璞院长“五个全面提升”重要讲话活动中,兴义市人民法院党组领导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从提升为民司法水平,完善落实便民诉讼措施出发,提出能否利用贵州法院已经建设完成的信息网络系统进行远程开庭,让第三人在羁押地参加庭审,从而提高办案效率、便民利民、降低提押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该思路提出后,得到了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在瓮安、清镇、西秀等法院和监狱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远程开庭的技术准备工作并顺利开庭。
今天本案的三名第三人才不必出现在兴义市人民法院庭审现场,而是分别在瓮安县人民法院、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法院、清镇市人民法院的远程审理点参加庭审。此刻,在兴义市人民法院科技法庭内,各个显示屏上的画面不断变换着全景、远景、近景,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四个庭审现场的状况。在合议庭的主持下,庭审程序通过远程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地当事人的清晰的视频画面和流畅的声音在四个庭审点里同步进行,显示屏上,审判员、原告、被告、第三人分别切换,使得四地的当事人犹如身在现场。17时20分,庭审顺利结束,用时2小时50分。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不断提高司法为民水平,目前已经实现了审判流程管理网络化,公文管理自动化,审判效率和审判质量不断提升,2010年审结案件3275件,结案率99.11%,无一件涉法涉诉上访。本次又在全国率先举行多点异地远程开庭,必将为贵州法院系统寻求到一条提高审判效率、提升司法为民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标志着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下一步,兴义市人民法院将紧紧围绕省委“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通过不断的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司法能力,为兴义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

图为:远程开庭主审现场(兴义市人民法院科技法庭)。

图为:电子显示屏同时显示各地庭审现场画面。
(兴义市人民法院:胡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