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家富了,我才会幸福”
——记安龙县新桥镇木科村党支部书记付安成
宽阔的林荫道、挺拔的白梓树、气派的办公楼、整齐的小二层民居……无不折射出村民的富足和村庄的祥和。这就是贵州省安龙县新桥镇木科村给笔者的第一印象。
然而谁也想不到几年前木科村则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出了安龙县城,就数木科穷。只见班子换,不见面貌变。住的旧房屋,吃的包谷饭。道路稀巴烂,外债十多万……”
小山村何以有如此大的变化?
“这和一个能人分不开。他是我们的领路人。”在村里当了20多年干部的唐光志充满敬意地说。这个能人就是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付安成。
现年42岁的付安成,精明、干练,透着农民的朴实和善良。“如果没有我在外闯荡做生意的经历,可能也没有今天带领大伙致富的机会。”付安成感慨地说。
大伙都说,付书记就是干事业的人。改革开放让付安成如鱼得水,凭着机敏的经济头脑和踏实苦干的创业精神,种烤烟,什么赚钱干什么,成了远近知名的富人。然而,付安成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
“就我一个人富了,周围的乡亲们都穷着,我心里不会舒服,也不会真正的幸福。”付安成说。2008年,木科村民把付安成选为选为党支部书记。从此,他的另一个事业开始了,那就是带领村民谋财路、谋幸福。
“现在中央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觉得说到根上了。靠传统的种植结构和方式,农民富不了,农业也发展不了。我们必须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把村民解放出来,思想转变过来,眼界开阔起来,这样才能富起来。”付安成对笔者说。
“必须因地制宜,调整低效的种植结构,但村民只相信眼睛看见的,不相信嘴上说的。”付安成说。他自己出资3.2万元,引进8.4万株“板栗”树苗,免费发给村民栽植,在该村发展了2400亩板栗树。目前,这些板栗树已挂果两年,每亩每年可给村民带来6000余元的收入。他又通过招商引资,让金阳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在该村落户,吸收该村及周边村300余名村民进厂务工,每年公司要付出200多万元的工资。
木科村村民逐渐富了,但如何搞村里的公共事业,谁提起来都头疼。付安成说:“当干部就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有了钱谁不会办事?没钱能办成事才算是真本事!”妻子从他毋庸置疑的口吻中体味到,他要全心全意办村里的事。她熟知付安成的秉性,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让付安成感到十分欣慰。
今来,付安成先后找到县委县政府县农扶局的支持,硬化了村路12公里,解决了1100个人口安全饮用水工程,积极配合金阳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30万的养殖1300头牛的养殖场新建,解决该村多年来垃圾围村的问题,即将给村里安装80余盏路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担任木科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兴富说:“我们村村民过去恋家守旧,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付安成便以自己的经历启发和引导村民走出家门‘淘金’。在他的引导下,村民的思想观念变了,经济意识强了,挣钱门路多了。村里不少人还在安龙县城买了商品房。”
“有魄力、有干劲、有门路”,这是新桥镇党委书记韦安忠对付安成的评价,也是村民的共识。
紧接着,付安成积极争取,将该村周边的2000余亩丘陵地与相邻的海子坝、阿科、荷花、巧烂等村一起,大力争取国家改造中低产田土地整理项目;统一规划,原在发展1350亩优质烤烟基础上发展至2000亩和500亩金银花。 (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