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越走越宽
——遵义县“一事一议”项目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如果把高速公路比作“动脉”,那么通组公路就可以说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畅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就会更足。
2010年下半年以来,遵义县共投入各级财政“一事一议”专项资金3267万元,发动村民投工投劳41.4万个,为上百个村民组硬化公路226公里,受惠的农民群众有4.5万人。
当地干部说:“一事一议”虽然只修通了一条路,但却解开了农民群众的好多心结,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民主进程,改善了干群关系。
小资金解决大问题
3月31日,记者穿过一条宽阔而干净的水泥路来到遵义县尚嵇镇建设村上寨组,一路上不时见到装满农资的农用车在平稳地行驶,穿着布鞋的农家妇女在悠闲地散步。建设村副支书代德祥说:“‘一事一议’项目资金虽少,却为我们农村解决了行路难这个大问题。”
去年9月下旬,刘迅是挽起裤腿、踮起脚跟一步一跳地穿过这段长一公里的烂泥路进村的。尽管如此小心,她的鞋子里、裤腿上还是溅满了稀泥。刘迅站在路边埋怨:“这么烂的路怎么走啊,为啥不好好修一下呢。”这话说到了村民的心坎上,正在田里打谷的农妇张家慧接过话头:“谁不想呢?可哪来钱买水泥石子。”
刘迅正是下乡来考察农民利用“一事一议”项目修路积极性的。听到她与张家慧的对话,10多个村民放下活计围过来表态:只要国家补助买水泥、石砂,保证一个月把路修好。当晚,代德祥就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会上村民们纷纷表示全力支持修路。
村民一边打谷一边修路,一个月时间,一条长1180米的通组硬化路竣工了。一算账,财政补助的11.9万元还剩下2万元,村民一致同意把这笔钱争取留下来,继续修建另外几条通组路。据了解,2010年,该县实施的“一事一议”项目各级财政共补助3267万元,硬化通组公路226公里。刘迅介绍,如果这些工程全部由财政投入至少需8000万元。资金能“省”下来,是因为财政资金全部用来买物资,没有承包商的利润,没有占地拆迁补偿,同时农民们积极投工投劳。
基层干部群众对“一事一议”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为抢修公路,平正乡葛藤村民丰组的农民兄弟起五更睡半夜,饿了就在工地上吃冷饭。枫香镇、沙湾镇购买了装载车、搅拌机、振动泵等机械,援助农民修路。洪关乡协调采石厂减价出售石料。
小公路改善大环境
以前每逢下雨天,鸭溪镇乐理村上后坝组村民上街要备两双鞋,穿长统雨鞋下山,再换皮鞋上街。如今,这条1.5公里的稀泥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雨鞋基本用不着了。
随着乡村公路的延伸,乡亲们也更加注重改善家庭小环境。鸭溪镇乐理村住在山腰上的20户乡亲硬化了串户路和各自的小院,并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尚嵇镇建设村上寨组修建了垃圾池,各家分段打扫门前的公路,硬化进户路和院子,栽花种草、粉刷墙壁,规范杂物堆放。
村民黎启高说:“以前,家里再干净,出门一趟回来就踩脏了。现在外面的路那么干净,家里脏让人笑话。”该县也积极把新农村建设与“一事一议”项目有机结合,引导乡亲们打造靓丽村庄,龙坑镇王五桩村、三合镇长丰村、枫香镇枫园村等数十个村庄已成为省内外游客休闲避暑的“胜地”。
小讨论形成大团结
“修路,让乡亲们的心凝聚起来。”尚嵇镇建设村上寨组组长查正刚说,“修路中,我们组占地、拆房没有人要求补偿,出工出力没人偷奸耍滑。”
茅栗镇九龙村村民自发选出修路筹委会,集资先开工。甘家湾组每户集资1500元修好3.4公里毛路,村民石贵群家锯掉两尺屋檐,甘永良等农户拆掉了烘房,均未要一分补偿。尚嵇镇大坝村支书涂先进说,路通人心顺。近年来,农村公益项目少,农户只顾自家一亩三分地,召开村民大会很难。听说国家要补助30多万元硬化两公里进寨路,大坝村3个组90多户的“家长”齐刷刷地参加村民大会,户户尽心出力。村民李明刚感慨地说:“路通人心齐。现在我们村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90%、97%,干部们号召种莲藕、蔬菜也是一呼百应。”
“7公里长的水泥路通了,娃儿上学、老人上街方便了,这‘一事一议’项目实在。”3月14日,西坪镇党委收到茶元村群众的感谢信,感谢政府给他们120万元补助,感谢干部与村民一起劳动修路。平正乡党委书记李龙强说,通过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凝聚力,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融洽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该县在实施“一事一议”项目中,广大村组干部走家串户与群众交心谈心,并组织召开会议,宣讲政策,与群众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使一向头痛的占地、拆迁等难题迎刃而解。通过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基层民主议事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和规范。
小通道引领大调整
近来,尚嵇镇建设村上寨组农民黎启高准备种两亩梨树,而他在两年前却把两亩挂果多年的梨树铲掉了。黎启高说“以前路不好果子烂了也卖不出去,现今路好了还是种果树挣钱多”。
因为道路不便,该村700多亩梨、栗、苹果、李子、柑橘中半数曾被毁果种粮,如今,村里正着手利用土地整治项目大力发展经果林,使种植结构发生了大变化,今年,2000亩烤烟、2000亩辣椒成了村民增收新希望。
尚嵇镇大坝村的结构调整步伐迈得更快,全村4200亩耕地中,莲藕已扩大到300多亩,商品蔬菜80亩,辣椒1600亩,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均比去年大幅增加。蔬菜大户肖文武说:“以前怕有货难卖,现在路好了,当然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
要想富,先修路。“一事一议”项目打通了一条条产业路、致富路。平正乡葛藤村民丰组的花椒园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黑山羊也不断在增多。松林镇松林居委会金河组群众把乡村度假、QQ农场模式纳入发展计划。团溪镇、西坪镇、芝麻镇、永乐镇实施过“一事一议”项目的村组都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民大力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