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 日前,六盘水市农委组织专业队伍,分头到全市农村进行全面的耕地使用情况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就如何有效实现土地流转,用什么方式流转确定工作重点,市农委主任唐明刚说,土地流转问题事关“十二五”农业发展大计。
在六盘水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5年间,农业生产总值要实现每年16%的增长幅度,畜禽产品要占农业总产值的42%,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5%,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发展提出的目标具有跨越的意味。这对在全省并没有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的六盘水来说,是更具挑战性的蓝图目标。
就记者近期在六盘水村寨采访的情况看,城郊型的耕地多数已经实现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租赁搞种养业的居多,没有耕地撂荒的情况;在边远闭塞的村寨,农业的生产经营以户为单位的居多,很难形成规模,商业化的农产品生产程度不高,广种薄收、自产自销是主要的生产循环模式;既不在城郊也不是很边远的村寨,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的居多,老人妇女耕种土地现象普遍存在,还有少量耕地出现撂荒。
土地不能有效利用,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瓶颈。该市农业部门对土地流转的思路日渐明晰,在清楚现有土地使用情况后,请北京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具体详尽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通过承包、租赁、农民入股等形式实现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到种养大户、公司、协会、合作社等有技术、资金、能力的农业生产实体,通过规模化生产带动,实现农业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