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29日电(记者李惊亚)"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贵州遵义市以创建"四在农家"活动为载体,探索农村社会管理新途径。
28日,记者走进余庆县小腮镇希望小区,看到的除了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外,还有群众说事室等。据了解,一支由村民组建的综治队伍长期活跃在社区,包括纠纷调解小组、人口管理小组、卫生检查小组、文艺宣传小组、红白事务协调小组、义务巡逻队,社区还制定了《村民议事会议制度》、《村民学法制度》、《平安家庭评比标准》等。
小腮镇党委书记卫长林说,希望小区探索"政府引导,部门协作、警民联防、村民自治"的社会管理模式,两年来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无一起民间纠纷上交到镇、村。
2001年,遵义市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试点,2005年起以点示范,连片创建,整体推进。"喝水不用抬,烧火不用柴,走路不湿鞋,村寨靓起来,小车进寨来",创建活动"富"字当头,以此全面带动新农村建设。
余庆县委书记宋晓路说,"富学乐美"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促进了乡风文明,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创建,丰富了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内涵。
据了解,在"四在农家"建设中,基层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如桐梓县燎原镇建起了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了7个村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49个组级便民服务点,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办事服务网络。在镇村服务中心开展网上行政审批代理业务,截至目前,网上已代理服务事项达到1500余件。
"富中求学、学中求乐、乐中求美、美中求安"。遵义市委书记喻红秋说,"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让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还提升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有效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