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3个44米长的白色风电叶片和数台“体格”庞大、技术先进的发电机组,一同安放在正在加紧建设的遵义市长征电器风电工业园内。项目负责人和德国、丹麦的技术专家们一起,充满激情地介绍着这个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召开之后引进并开工建设,未来5年内将成为国内最大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之一的现代工业园。参加全省项目建设年现场观摩会的代表们感慨地说:“遵义市的工业,真的要起飞了。”
认真看、详细问、耐心听、仔细记。在33摄氏度的大太阳中,观摩会代表们走工地、进车间,看项目、问投资,谈体会、找差距,在一天时间内参观了十几个项目。
大家感受到的是速度。
不到1年时间,长征电器异地搬迁技改项目飞速推进,德国通快公司激光加工中心的设备货柜已经运抵生产车间,自主创新的新产品生产线今年7月即可全面建成投产。“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标语,高扬在园区每一处火热的建设工地上。
不到1年时间,遵义市南部新城建设全面展开,5000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共青大道、东南大道等骨干路网已经形成,再加上如火如荼的东部新浦新区建设,遵义市20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框架清晰可见。
不到1年时间,江苏永利集团投资建设的遵义市美高美艺术钢化玻璃塑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已经下线,公司负责人说,再过3个月,企业生产线即可全部投产,年销售可达15亿元。
不到1年时间,遵义市湘江工业园区“重庆遵义IT产业园”建设得红红火火,今年9月即可完成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
大家感受到的是干劲。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和平工业园区用这句话激励自己,立志成为“产业高地、投资热土”。
“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环境要好”。遵义市南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展示大厅悬挂着这样的标语。
“等待就是失败,行动就会成功”,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以此警醒勉励自己。
开局之年就是决战之年,起步之时就是冲刺之时。在项目建设上,遵义市一点都不含糊。
大家感受到的是方法。
一些工业园区采取了项目论证和资金筹措同步、拆迁安置和项目规划同步、群众工作与项目推进同步的“三同步”工作法,整个园区建设实现了零投诉、零纠纷、零上访。
东部新城建设,采取了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生态环境先行,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市开发,效果显著。
湄潭这样一个没有矿产资源的县城,在“农”上强基础,在“工”上做文章,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食品加工,走出了一条独特而且前景广阔的工业化道路。
遵义的变化令人惊羡。
从北向南,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上,产业带逐步形成。和平工业园、湘江工业园、苟江工业园等17个工业园区竞相发展,活力四射。
从北向南,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上,城市带逐步形成。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高起点规划、大魄力推进,魅力无限。
红花岗区区长舒存水感慨地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思想明确、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尤其是作风、环境、项目“三个建设年”活动抓得很紧、很实,三项工作相互促进,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工作思路转变很大,大家既有信心、更有干劲。这次现场观摩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必将对我们下一步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看到实效、增强信心;学到经验、比出干劲。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江平说:“看到这么多去年8月以来才开工建设的新项目推进如此迅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知行合一的思想,不但响亮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更要不折不扣、一刻不松劲的抓好落实。我相信来参加观摩会的同志们都自觉地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了抓工业的信心、丰富了抓项目的方法,争先恐后、增比进位的氛围必将在全省上下进一步形成。我也会把这次所有看的项目和园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包括不足,带回去认真分析研究,进一步帮助地方、帮助企业想办法、找路子。
省文化厅厅长徐圻说,湄潭县的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特色工业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老百姓收入稳步提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发自内心由衷感谢党的政策好,还自发编唱“十谢共产党”,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贵州大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