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党旗别样红
——兴义市创新党建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见闻
率先成立三省区跨区域联合党支部,在不同行业、区域和所有制企业中建立联合党支部,在省外务工人员中建立党团工妇组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了“网上党支部”,开通了干部履职平台,及时将社情民意转化为决策参考……兴义市党建工作的一系列创新之举,令人瞩目。
“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体现,兴义市党建创新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黔西南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桑维亮和市长李杰观点不谋而合。
“虚”功“实”做,党建助力经济发展
6月13日下午,兴义市仓更板栗协会联合党支部举行成立授牌仪式。这个本着组织共建、产业共推、利益共得原则组建的联合党总支,将为全市7个种植板栗的乡镇延长板栗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党建工作看起来很虚,只有虚功实做,才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兴义市委副书记袁金富看来,夯实了基础,党建工作就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根据地域、资源和产业相同的实际,兴义市探索建立跨地域、跨行业的“产业型”党组织,进一步统筹资源合理开发和产业发展。同时探索“支部+协会”、“支部+生产基地”、“支部+龙头企业”、“支部+合作社”等新的组织设置模式,在资源带和产业链上设置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在产业支部的带领下,兴义市分别成立了金银花、马铃薯、烤烟等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等组织。
跨省党建,转变观念天地宽
去年8月,兴义市针对三江口镇安沙村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马蚌乡鲁维村、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舌坡村山水相连、地域交错,产业发展相同,群众交往频繁的实际,主动与云南、广西对接协商,成立了三省区联合党支部。
“跨省大党建,三省成一家,跨省区联合党支部解决了以往几省区交界地区基层党建‘神经末梢’不畅难题,为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兴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牟庆芳告诉记者,联合党支部成立近一年来,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维护了边界地区的稳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过去三个村都在搞水产养殖,但是各搞各的,相互之间经常恶性竞争,如今在联合党支部带领下,大家实现了产业整合,并成立养殖合作社,引导群众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养殖户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对比今昔变化,联合党支部副书记李启林感慨不已。
与时俱进,拓展党建新领域
2010年以来,兴义市委组织部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网络平台开辟了党组织的新阵地,建立了党员网上之家——“兴义e支部”。“e支部”实现网上办公,代收入党申请书和党员思想报告,在线交流和解答相关问题,使党的组织资源城乡共享、党的基层组织城乡共建和党的组织生活城乡互动,有效统筹了城乡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各单位、部门和干部在干什么、怎么干,眼下已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兴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基层办主任唐贤义说,在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中,兴义市利用互联网开通了乡(镇、街道)、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履职公示平台,推行网络问政,强化干部履职监督。履职公示平台对全市29个乡(镇、街道)和60个市直部门的优化发展环境承诺、履职情况等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网民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