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一个村 9万“招待费”
村民:这些吃喝款从何而来;村主任:找市场难免请客吃饭
最近,遵义县龙坪镇兴隆村村民向本报遵义记者站反映:该村村委会每年获得的办公经费仅几千元,但每年,村委会仅招待费一项便达到八、九万元。村民质疑,这些用以吃喝的钱是从哪里得来的?此外,村民还在举报信中反映了村委会主任的私家车在村委会财务报账等一系列问题。7月4日,记者前往该村进行了调查采访。
招待费来自“项目资金”
接受记者采访时,兴隆村村主任丁龙秋不否认该村每年数万元的招待费“有些偏高”。
丁龙秋说,每年,村委会固定获得的办公经费仅9500元,“这点办公经费根本不够用。”
他说,农村需要发展,作为村干部,就得走出门去拉关系,找市场,难免不请客吃饭。既然是请客吃饭,就不能太“小气”。否则便达不到请客的目的,但这样一来,招待费便节节攀升。“行情”就是这样,村委会对此也感觉很无奈。
丁龙秋告诉记者,每年八、九万元的招待费,靠办公经费开支远远不够。好在,村委会每年有各种项目资金可以争取。“每年争取10万元没问题。”
“补助款”被吃喝了?
但村民在举报信中说,项目资金作为专项资金,不用于项目,而用于吃喝,这本身就是违规。
村民黄某某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的多户农民原本应该获得的“黔北民居补助款”分文未得,他怀疑就让村委会“吃喝掉了”。2009年,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公路边的数十户人家把住房改造成了“黔北民居”样式,按照相关规定,每户可获得6000元补助款。黄某某说,周围的农户改建后,都获得了补助款,迄今2年过去,他们几户人家却分文未得。
一位冯姓村民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规定,危房改造可获5000元至上万元不等的补助款,他家并没有递交危房改造申请,但村干部去年和今年两次对他家的危房进行拍照,也没人通知他去领危房改造补助金。他怀疑,村委会把他家的危房当成了固定的“取景点”借此向上级申领危房改造补助款后“私吞”。
记者就此向丁龙秋求证。他否认把“黔北民居补助款”用以吃喝。
“补助名额是有限的,未获补助款的农民,是村委会还没有争取到名额。”丁龙秋说。同时,他承认对冯姓村民的危房进行了拍照,并称此举是为了留档,同样是为了以后一旦有名额便为危房户争取补助。
私家车可报销油费?
在兴隆村委会办公室院内,停着一辆银灰色的“福特”小轿车。丁龙秋说,这是他去年花8万多元购买的,办完手续,共花去了10万余元。
村民举报称,丁龙秋的私家车多次在村委会财务报油费。就此,丁龙秋说,村委会不像别的单位拥有公车,为了方便工作,包括他在内的多名村干部都购买了私家车。很多时候,大家是私车公用,只有特殊情况因公用车时,大家才象征性地报一点油费。
但兴隆村村委会副主任翟开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亲眼目睹,丁龙秋一次就报了3000元油费。
村民在举报信中说,作为村干部,工资并不高。丁龙秋每月工资仅700元左右,但他却能开私家车。
就此,丁龙秋说,他除了担任村委会主任职务,还从事有别的副业。他家种了一大片提子,经济效益不错,仅去年就收入10万元。而且,他的女儿女婿平时还经常给他钱花,村民的怀疑纯属无中生有。
记者在遵义县纪委采访获悉,县纪委已接到了兴隆村村民的举报。目前,正责成龙坪镇纪委就此展开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