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水稻。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5日电 8月5日凌晨5时至上午8时,德江县迎来了自6月中下旬以来的第一场中雨。据该县气象局统计,该县20个乡镇中,18个乡镇的降雨量均在30.7毫米以上,近期旱情严重的楠杆、高山、泉口、枫香溪的降雨量最多达到了38.4毫米,该县稳坪镇、长堡乡两个乡镇的降雨最少仅为8.4毫米。此次降雨过程,使该县的旱情暂时得以缓解。
据悉,6月中下旬以来,持续的高温干燥气候造成德江县20个乡镇农作物大面积受灾,人畜饮水困难,部分地方已达重灾程度,该县立即启动三级旱灾应急响应,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抗灾一线保民生。
截至8月4日,该县持续35度以上的高温已达34天。据气象部门统计,6月份以来该县降雨与多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少4成以上,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天气,导致县域内的大小河流11条断流,主灌区6口大山塘干枯,全县20个乡镇、355个村22.3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1.12万亩,成灾面积16.9万亩,其中3.54万亩农作物绝收;部分乡镇水源枯竭,其中11.74万人、6.93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7276万元。因灾有67202人需救助,已救助26808人。
旱情发生后,县委、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明确把抗旱保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领相关部门到重灾乡镇督促抗灾救灾工作,县委、政府还组织10个工作组,分赴乡镇指导抗旱保收工作。并由“两办”牵头组建了抗旱救灾督查队伍开展督查工作。面对旱情,该县各级党政干部和驻军官兵积极应对,将防旱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与“旱魔”作斗争,县、乡水利部门在邻近已建人饮安全工程的村寨设立临时供水点,组织发动群众采取车拉、管引等措施,千方百计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该县已投入投入抗旱机动设备517台,机动运输车56辆,投入抗旱资金416.3万元、油料2.98吨、用电3.62万度,浇灌面积62550亩,临时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6808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6250头;县人武部官兵和民兵应急骨干分队人员与消防官兵连续作战,为灾情严重饮水困难的村寨送水,为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人员拉送生活用水,解决了临时饮水困难。
此次降雨过程,为该县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5000多名县乡村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保苗保人畜饮水,正奋力将旱灾损坏降低到最限度。(冯建洪 田龙)

受旱玉米。

受灾农作物。

受灾的烤烟。

消防官兵送水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