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红色之旅 > 正文
 
遵义县 工业撑杆撬动农业现代化
来源:金黔在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2日 10:07:57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一般观点,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基于机器大生产而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本特征则主要是基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而来的小、散特质。这两种泾渭分明的产业形态,随着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深化和提速,正在日益互渗和兼容。

 

  近年来,遵义县开始尝试用工业理念撬动现代农业,从农业产业的生产、管理和产品流通三个重心环节引入工业的组织和管理理念,成功使传统农业小、散特征发生质变,农业的生产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呈现出工业理念下现代农业的喷薄生机,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根基。

  今年5、6月间,省委主要领导对遵义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和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责成省委政策研究室及遵义市相关部门就该县现代农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梳理,并初定于今年9月前后在遵义县召开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端论坛,总结和解读遵义县这一现代农业的发展样板。

  数据显示,2010年遵义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亿元,数十万农民稳健增收,农民纯收入达到5400余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50%。

  这一数字仅仅是近年来遵义县农业产业跃进态势的一个缩影,而使农村经济总量和质量不断攀升的动因,则是近年来遵义县矢志不渝的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牵引。

  只要稍作梳理,遵义县现代农业的成效体现脉络清晰:

  从空间布局上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中路、东路、西路等三大农业经济板块:东路板块苟江-三岔-龙坪以辣椒、提子、西瓜为主,中路板块南白-三合以城郊蔬菜、设施育苗、食用菌为主,西路板块龙坑-鸭溪-枫香-马蹄-泮水以夏秋反季节蔬菜、草食畜牧为主。

  从农业层次上看:目前该县农业龙头企业已达到3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2010年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全县巩固和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34家,仅2010年就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

  从市场组织上看:全县目前已有专业合作营销组织117家,入会社员8000余户,吸纳了“田专家”、“土秀才”1000余人,农副产品经纪人3000余人,带动农户3.46万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

  遵义县农业产业呈现出来的规模化、市场化特征使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目标变得水到渠成起来:在“十二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里,遵义县加码提出了重点推进辣椒、蔬菜、烤烟95万亩和“五个10万亩”工程,确保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速13%以上,在未来3年内赶超全国水平的目标。

  作为这一目标实现的根本性保障,坚持用工业理念推进现代农业成为全县上下的一致共识。

  生产环节变革:

  高新技术提升土地效能

  工业理念在农业产业上的应用,首先在农业的生产环节上展开。

  走进遵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科技大棚里,一排排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无土栽培的瓶子,一些花草蔬菜的植株长势良好。

  工人们正往来穿梭,将瓶子里的组培苗移植到专用无土基质里,或在无土基质里采收已经成熟的农产品。

  作为较早入驻遵义县的龙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华富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该县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佼佼者,不是亲眼看见,很难想象在贵州的内陆县域能看见这样奇特的农业生产场景。

  “在传统印象中,农业种苗生产都是由实生种子,通过田间制作苗床、播种育苗后再移栽大田的程序,而遵义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并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种苗组培扩繁到大田生产的完整体系,在全市都是一个突破。”遵义市一位领导在视察遵义县现代农业科技园时这样评价。

  这正是遵义县“十一五”以来,以“四种工程”为龙头的农业科技强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从2006年开始,一场从源头提升农业种植水平的“四种工程”推广战役打响,农林畜牧等各门类的种子、种苗、种禽、种畜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成为农业口的重头戏。

  谈起良种的效益,三岔镇红光村辣椒种植户赵正其言简意赅:辣椒新品种能亩产干椒400多公斤,以前的老品种最多也就200公斤。

  “四种工程”的实施,很快提高了全县各类农产品良种覆盖率,特别是杂交水稻、辣椒、脱毒“两薯”、生猪、草食畜牧业等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2006年至2010年期间,杂交水稻覆盖率提高到98.6%,杂交玉米提高到98.7%,蔬菜提高到85%,辣椒提高到90%。畜禽良种提高到88.6%。

  随着良种的不断普及,改变传统种植方式的良法推广也顺势展开。其中育种中漂浮育苗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最具代表性。

  稍有农业知识的人都知道,育种的安全性、出苗率和整齐度对于农时的重要意义,但传统的零星育种方式却是这方面的短板。

  于是,2006年开始,采用温控大棚集中漂浮育苗的新技术首先在该县的烤烟产业中推广实施,随即向辣椒等产业拓展。目前全县烤烟漂浮育苗达100%,辣椒漂浮育苗已突破2万亩。这种育苗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田间土壤苗床,将装有轻质专用育苗基质的漂盘漂浮于水面上,种子播于基质中,幼苗根系从水床中吸收养分,通过人工营养配方,使幼苗素质明显提高,最大限度控制苗期常见病害,达到苗齐苗壮,促进幼苗发育的效果,作物增产效益明显。成为烤烟和辣椒产业增收的关键环节。

  2009年6月,由遵义县辣椒产业办公室和贵州省辣椒研究所主导完成的辣椒漂浮育苗项目通过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漂浮育苗技术取得阶段性成绩。

  2010年,仅在三岔科技园区内就有育苗棚310个,育苗6.5万余盘,移栽面积达3120亩,亩增加产量30公斤。

  如果说良种良法的推广运用使遵义县农业产业打上新技术烙印,那么大量采用土地流转方式,促使农业生产资料的适度集中,则在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体现着工业特征。

  新民镇农民王正全租赁、承包1000亩土地种植烤烟,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探索出“双赢合作经营”模式,带动1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每亩收入要高出300多元。

  用他的话说,这是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生产组织“凭空增出来的”。

  副县长骆伟说,仅仅2010年,遵义县就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流转土地近17万亩,农民直接获得土地流转金6.8亿元、流出土地上的务工工资8.5亿元,催生出三合大葱、三岔辣椒、团溪养猪、龙坪提子、泮水西红柿、鸭溪枫香现代烤烟等一批成熟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土地流转使农业种植大户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有上规模的种植大户2500余户,其中近年新增的户数就达到2300余户,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对于没有流转的土地,遵义县又适时展开了“万元田”、“千元院”工程,形成“万元田”5万亩、“千元院”3000户,与流转大户一起,形成梯次明晰的农业生产格局,土地使用效能极大提升。

  作为农业产业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时获得了进步:“十一五”期间,遵义县共投入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20亿元,推进农田水利、耕地良壤化、农村交通、山区农机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环节创新:

  干部领办延展产业链

  在传统农业逻辑里,农业的从事者就是农民。但是这样“组织定式”随着几个政策文件的出台率先在遵义县被打破了。

  为对农业产业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2007年,遵义县相继出台了《鼓励干部职工领办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试行办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头领办现代农业项目试行办法》、《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行办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试行办法》等政策措施,鼓励干部和农技特长人员领办现代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支撑手段,县财政每年预算1050万元专门用于干部领办现代农业、农民工创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奖励与扶持。

  遵义县农林畜牧局蔬菜办的王国生,就是这批走出机关扑向田间地头的干部之一。2010年,他在枫香镇土坝村建起了200亩西红柿基地;算起来,这已是他出去领办现代农业建起的第三个基地了。2008年,他在这里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西红柿;2009年,他转战三合镇规模扩大到150亩。平均每一个基地,示范带动群众都在50户以上。

  像王国生这样的干部,全县就有464名,他们走出机关领办现代农业,促进土地规模流转17万亩,实施现代农业项目235个。带动5万余人共同致富。此外,在这项新政策的感召下,1870余名返乡农民工携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投入资金8600余万元返乡发展种植养殖业。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使遵义县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产生了结构性变化,精细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

  作为组织环节创新的重中之重,“餐桌农业”的原料化改造,延展着越来越长、越来越细的产业链条,直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和生物化工产业在遵义县遍地开花。

  走进遵义县龙泉食品工业园区,已经集聚起国内知名企业老干妈遵义分公司、西南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强平肉联厂和南味淳食品厂等10余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工业的带动效应不言而喻:依托辣椒食品骨干企业,40万亩辣椒基地几乎产值翻番,虾子、喇叭、永乐等10多个镇的辣椒已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利用拥有国内先进屠宰加工设备和一流技术人才的强平肉联厂,则直接带动了遵义县畜牧产业的大发展。

  5年盘点,该县食品工业几乎从无到有,累计引进农业项目30余个,到位资金8亿余元,年均增长15%。目前该县已建成40多家辣椒、大米、面粉、油脂、蔬菜等加工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2010年1月—10月,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29亿元,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有22家,超过亿元的就有8家。

  今年初,遵义县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意见》,将以龙泉食品药品工业园区、虾子食品园区,以园区为依托,以订单为纽带,建立和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园区+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综合水平。

  组织环节的创新,让遵义县现代农业的工业化印迹异常明显,也使得传统农业的松散无序状态一扫而空。

  市场环节拓展:

  “两块跳板”顺畅流通渠道

  “2007年,我租了32亩稻田种植大葱,当年盈利15万余元,2008年扩大到60亩,今年又在乐山镇租地200亩,发展大葱、甘蓝、莴笋等品种,近段时间的大葱价格又涨到1.2元/公斤以上”。市场态势的熟知让三合镇长青村村民张国平种植的蔬菜总能卖出个好价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准入是一切产业的发展前提。马克思曾经将工业产品进入市场这一个工业产业的必经环节形象地比喻为“惊险的一跳”——跳过去就能显现价值,跳不过去就跌下万丈深渊。

  遵义县的决策者们为该县现代农产品进入市场,打造了两块“起跳加速器”:提高干部和农民市场意识、构建流通企业。

  张国平的经历无疑是踩上了第一块跳板:各种形式的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多渠道的市场行情告知和农经网等现代信息发布平台的布局和推广,使张国平这样的新型农民开始研究和分析农产品市场,并用市场态势调整种植养殖事业。

  用遵义县农林畜牧局王健局长的话说,抓住市场就是抓住了结构调整的牛鼻子,遵义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在逆向思维:以市场需求引导基地生产,着力解决生产得出来、卖得出去的问题。

  2010年,全县蔬菜、高粱、水稻、糯玉米等订单农业面积在20万亩以上。

  与此同时,更为专业的流通企业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也在遵义县悄然出现并迅速壮大,成为连接生产端和市场端的主力军。

  “谁占领市场先机,谁就赢得了主动”,虾子清坪优质蔬菜种植协会会长杨光培说。作为生产流通兼顾的蔬菜协会领头人,杨光培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产品的销路上:常年带着人泡在市场上,为协会蔬菜产业寻订单、拓市场,解决信息、技术、资金、销路等问题。目前清坪蔬菜已经远销到广东、广西、重庆及贵阳等地,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形成结构较为合理的夏秋反季节蔬菜、春淡蔬菜、秋冬蔬菜周年生产优良组合模式。

  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活跃在遵义县的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134家,当年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全县目前已有专业合作营销组织117家,入会社员8000余户,吸纳了“田专家”、“土秀才”1000余人,农副产品经纪人3000余人,带动致富3.46万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

  不再仅仅把眼光投向土地的遵义县干部和群众,已经彻底让“农民”的概念发生了异化:从单纯的生产者向复合的经营者嬗变。

  正是这种对于市场脉搏的紧扣,遵义县发展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带动型的“四型”农业经济,才真正显现出增幅稳健的可持续发展特质。

  “十二五”期间,遵义县在发展思路上设计了三大板块:建设黔北新型工业集聚区、商贸物流核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仍然是发展的重头戏。到“十二五”末,全县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从而率先实现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的转型。

  “正是有了‘十一五’打下的现代农业坚实基础,才让这样的目标提得有底气。”县委书记陈志刚说。

  深层溯源——

  书记谈重视

  遵义县委书记陈志刚有句全县干部都熟知的“名言”:即使农业对财税的贡献为零,我们对农业的依赖也是百分之百。让农民富足而有尊严地生活,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所在、使命所系。

  这句话再推而广之,则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和谐社会构建,农民、农村、农业问题都是关键中的关键。

  很难想象,食不果腹的村民会响应你建设黔北民居、粉刷墙体立面的号召。

  富民,靠救济和低保不行。主要还得靠农业,靠提高种植效益,靠农民自身持续的造血功能。这个认识,对于拥有106万农业人口的遵义县,就是条铁的原则。

  但是真正沉下心来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如果没有民生情结和正确的政绩观,万万做不到,就算在做,基本也是在作秀。道理很简单:农业不像工业,一个冲锋就吹糠见米,农业发展对于一个地方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是潜绩,往往需要多届政府持之以恒,虽然难,但是能长富于民。

  遵义县近年来,出台文件最多的是关于农业的,抽调的干部和付出的精力也是最多的,投入资金也并不亚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些“烧钱产业”,正是这种真心实意的发展,才使得遵义县现代农业迅速突起,成为遵义乃至贵州的一个工作亮点。

  一位省里的农业专家这样说:一个县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县委以全委会这样高规格作出的决定,在全省也属首家。

  近年来,遵义县在全省、全国经济排位大幅提升,今年更是连续获得了中国产业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示范县这样的全国性殊荣,我认为根子还是因为我们的现代农业打牢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根基。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