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自治县围绕“推进改革发展双领先、实现试验区新跨越”主旋律,大力推进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基层干部活力不够、动力不足、潜力难以发挥等突出问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优化组织设置,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针对地广人多、村规模过大、管理难度大、工作成本高的实际,采取强村与弱村、富村与穷村、先进村与后进村联合的形式,将5-6个村作为1个片区设立片区党的工作委员会,或以产业趋同的几个村为1个片区设立片区党工委,每一个党工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委员2-4名,形成“乡镇党委+片区党工委+村党支部”的农村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片区党工委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统一规划经济发展,统一开展党建工作,统一实施惠民工程,统一负责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管理社会各项事业,大缩短了乡镇与村的“工作半径”,有效解决乡镇安排部署难、工作落实难、执行力不到位等问题,释放了乡镇党政班子的压力,“解放”了乡镇领导干部精力,使乡镇领导班子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思发展、抓发展、谋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片区党工委109个,其中产业型片区党工委有26个。
创新党内关怀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实际困难
为改善乡镇干部的生活条件,威宁自治县采取乡镇自筹、县财政“以奖代补”等办法筹集资金,统一建设标准,在全县推广实施乡镇机关“五个一”(一个食堂、一个水冲式厕所、一个淋浴室、一个图书室、一个文娱活动室)舒心工程,切实改善了乡镇干部的生活条件。同时,认真贯彻“对基层干部要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建立乡镇党政正职岗位津贴补助和其他班子成员年度综合绩效考核津贴制度,县财政每月补助乡镇党委书记1000元岗位津贴、补助人大主席和乡(镇)长800元岗位津贴,年终向每个乡镇下拔5万元作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年度绩效考核津贴。建并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着力解决乡镇干部政治经济待遇,起到发拴心留人的作用增强了乡镇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出台了《关于全面实行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岗位目标绩效考核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威宁自治县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岗位目标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和《威宁自治县不合格村干部处置制度》等制度,把村干部绩效考核工作纳入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系,确保村干部绩效考核工作有效实施。认真落实村干部生活补贴,从今年4月份起,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生活补贴由原来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1000元,其他副职村干部由原来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按照“考评准备、检查核实、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个别座谈、党工委评价、综合分析、等次评定”等流程,采取月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的方式,对村干部实行动态跟踪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生活补贴、激励奖惩上、选拔作用直接挂钩。探索在任村干部考核奖金累加机制,通过考核,全县每年按20%的比例评选优秀村干部。评为优秀的,每月增补100元的绩效考核奖金,奖金实行累加。连续3年评为优秀的,绩效考核奖金转为固定补贴。实行首位激励制和末位淘汰制,有效解决了村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强化了服务意识,激发了工作动力。截止2011年5月,有120名优秀村干部受到表彰奖励,有322名村干部被淘汰。
建立干部下派机制,实行村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
采取“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农业干部到专业村、离职干部回原村”的方式,选派县乡干部到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重点村任职。两年来,全县共选派了115名干部到11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经济薄弱村或工作后进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同时,还选派了25名离职不离岗科级干部回“原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建立了集选拔培养、激励保障、教育培训、目标管理为一体的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体系,实现“补贴绩效化、职能行政化、岗位职业化、管理目标化”。乡镇党委每月要对任职干部的民情日志进行一次检查,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年终由群众代表和全体党员对其进行满意度测评。对群众满意率不到60%的,诫勉谈话;满意率不到50%的,实行“召回”,当年考评为“不称职”。注重激励,强化保障。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由县财政补助每人月200元生活费和提供每人年1500元办公费,并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选派干部任职期间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可享受村干部职位应得的奖金和绩效考核奖金;鼓励、支持选派干部以适当形式参与或领办、创办当地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 。目前,全县有220名县乡机关干部带头创办了蔬菜种植、特色养殖、口蘑种植、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
创新行政运行模式,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新要求,威宁自治县将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进行分类设立“一办三中心”, 即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社会发展服务中心、信访维稳调解中心。党的建设办公室承担党建办、人大、纪委、政法委、武装部、工青妇等工作职能,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承担金融财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税收征管、村镇建设、国土资源、农林牧水、安全生产等工作职能;社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劳动保障、社会求助、计划生育、科教卫生等服务事项同;综治信访维稳调解中心负责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受理群众信访、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一办三中心”工作模式,有效转变了乡镇政府职能、深化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了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主,为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渠清”之故在于“源头活水”。2011年上半年,威宁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27.75亿元,同比增长19.8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同比增长135.81%。财政总收入达4.6亿元,同比增长57.36%,为年初预算的55.4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8.8亿元,同比增长17.7%。
本文编辑:朱盛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