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寇志红、郁婷苈9月17日报道:“110”,一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电话号码,有事就找110,已成为老百姓潜意识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途径。9月16日,记者跟随瑞金所110接处警,亲历了民警们的出警工作。
早上8点整,周从龙和周建明两位民警准时打开寻呼机,等待命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9点25分,他们接到来自卢湾分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的指令:“0170,0170,建国中路8号桥发生经济纠纷,当事人扬言跳楼,请火速赶往处理,辛苦!”接警后,周从龙和周建明立即驱车赶往现场。9点29分,到达现场后立即向指挥中心报告:“警号019962,020189已到达现场。”并立即着手了解纠纷情况。
民警们刚踏出电梯门口,远远就看见一名50岁左右的妇人,手拿木棍,情绪激动地哭喊着往窗户边靠近,众人用身体挡住以保护她,避免发生意外。民警见势,立刻奔上前去先将妇人手中的木棍夺下,将她转移到安全地段。
报案人是某公司的一名保安家属吴某,因不满公司对丈夫刘某名誉的诬陷和双方劳动权益上的纠葛,要求公司对丈夫进行经济赔偿和精神抚慰。吴某见到警察后,立即哭诉起来。公司负责人也是非常无奈,声称自己并没有要解雇这名员工。周从龙警官首先安抚吴某的情绪,等听完当事人双方陈述后,开始心平气和地进行劝解。也许是吴某偏见过深,在调解过程中情绪一度失控,哭天喊地、捶胸顿足,双方仍然僵持不下。周警官定了定神,将双方分别叫到一边进行调解疏导。经过2个多小时的劝说和安抚,双方都心悦诚服地答应了调解。11点36分,周从龙和周建明向“110”报警服务台回复处理结果,至此警务处理完毕。
周从龙警官是位有着37年警龄的老警察了,去年荣膺上海世博社区优秀民警的称号。现场处理过大大小小的纠纷数百起,他告诉记者,“在所接的警情中,遇到最多的就是邻里纠纷、劳务纠纷和经济纠纷,最多一天会接到十六七个出警指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帮群众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换位思考,既要站在当事人双方的角度,又要站在公正的立场,才能让群众心甘情愿地接受调解,消除矛盾。”“我们一线民警有时也会遇到隐形危险,进而遭到不法侵害,导致伤亡事件发生。如何强化技能,避免和减少袭警案件发生,也是必须认真思考和重视的问题。遇到特殊情况或重大警情,如杀人、聚众斗殴、两抢、自杀等警情时,更应仔细询问,详实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接近被盘查对象或嫌疑对象时,做好防范或呼叫增援。”
别看周建明警官外表腼腆,身材清瘦,但一分析起案件来,却滔滔不绝、有条不紊。他感慨道,“有些群众法律意识很淡薄,发生经济纠纷不懂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务纠纷不知道如何找相关部门进行劳动仲裁和赔偿,只会打110求助,我们经常遇到这些情况,只能先调解已避免激烈的人身冲突,再告诉他们怎么寻求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社会法律和维权意识的薄弱是迄待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