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民生 > 正文
 
中共陕西省凤县县委书记张乃卫:加快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 让越来越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2日 16:08:01     
 

        

凤县是陕西省西南端一个山区小县,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群众收入水平低,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近年来,我们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本路由,按照摘帽(率先脱贫)、进位(跻身全省十强县)、跨越(率先建成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三步走”战略部署,大力实施“三告别、三集中”扶贫攻坚、“三保障”民生促进和“三个百万”经济转型工程,着力解决城乡特殊困难群体居住生存与全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增收六大问题,推动矿业一元独大向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转变,城乡二元分治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经过不懈努力,到“十一五”末,实现了阶段性率先脱贫和成功跻身全省十强县的两次跨越,城乡群众幸福感极大提升,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县区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的新路子。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顺应城乡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转方式,强统筹,富百姓,建强县,在不断做大社会财富“蛋糕”的同时,努力切分好“蛋糕”,加快建设老百姓最幸福地方,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围绕经济更具竞争力,做大社会财富“蛋糕”。把做大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之源,跨越发展旅游三产,转型发展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特色农业,到“十二五”末,县域经济总量翻一番,达到150亿元以上;第三产业比例占GDP比重40%以上。

  一是以三百万游客景区建设为龙头,加快向旅游大县迈进。坚持做第一、做唯一的理念,加快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开发建设和凤县紫柏山、通天河森林公园、消灾寺等成熟景区的星级创建晋升步伐,规划建设岭南别墅、汉唐驿站和古羌建群休闲度假带,每年打造1-2个全新的精品看点,吸引更多的人来凤县。坚持雅俗共赏、康体互动的原则,隆重推出《凤飞羌舞》山水实景演出,加快开发低空飞行、狩猎、滑雪、攀岩等体验项目和嘉陵之源水上“冲关”娱乐项目,大力发展大众性文化娱乐业,吸引更多的人留在凤县。坚持做特色、做大众的思路,积极开发以农特产品、羌元素产品、金银饰品、贴牌工艺品为重点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中西结合、团散兼顾、品类多样、岭南地域特色鲜明的饮食体系,提升发展星级酒店、快捷酒店与农家宾馆,让游客有在凤县吃住购的厚重氛围和主动意愿。坚持大旅游、大交通理念,谋划实施通四川、接甘肃省际高速连接线工程,建设链接西(安)汉(中)三国古迹游、宝(鸡)成(都)峨嵋自驾游基地,开通县城与重点景区旅游直通车、景区间空中航道,不断把异地旅游宣传营销引向深入,使更多的游客更方便进入凤县景区。2012年,跻身全省旅游示范县之列;2015年,跻身全国文化旅游名县之列。

  二是以生态型百万吨铅锌产业基地建设为龙头,加快向工业强县迈进。抓住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留凤关循环经济示范园被列为全省重点县域工业园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园之机,统筹推进园区产业布局、基础配套和生态建设,实施仓储物流中心、污水处理、商务大厦和“园中村”整体改造等项目,推行涉工部门入园抓服务监管的运行模式,加快建设留凤关生态铅锌产业园、凤州新型建材和石材产业园、黄金产业园,推动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企业进园区集群发展,打造铅锌、建材、黄金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按照“抓大扶强、关转中小”的思路,建立工矿企业转型发展激励机制和矿产资源整合补偿基金,培育开发采矿权二级转让市场,引导矿山中小企业转型三产服务和观光农业,扶持骨干企业加快技改升级,组团集群经营,把凤县建成关天经济区生态型百万吨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陕西省新型材料示范基地。

  三是以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为龙头,加快向特色观光农业示范县迈进。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目标,突出休闲环境田园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消费体验大众化,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型。以土地林地流转为前提,以花椒、苹果、核桃、蔬菜、中药材和养生猪、林麝、家禽“五种三养”为重点,加快212省道、316国道10个农业观光园和8个万亩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促进优质产品、优势产业向优生区域集中。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方向,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加强品牌保护与争创资金投入,建立“农超”对接销售网络和标识统一、特色鲜明的直销门店,把“凤县山珍”推向全省全国。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强化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配套,精心策划包装一批以自主农庄和乡村游乐为代表的旅游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服务配套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示范园辐射带动效应。

  二、围绕居民生活更宽裕,努力实现群众“有钱花”。把“有钱花”作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之基,在加快经济发展同时,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到“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5万元和1.8万元,双双位居全国中上水平。

  一是加快产业富民。以“三个百万”工程建设为抓手,做优一产,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中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做强二产,在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中增强以工哺农、政策直补能力;做大三产,在繁荣旅游服务业中创造更多的全民就业创业机会。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和农户增收计划行动,鼓励引导有种养技术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投身观光农业开发;引导传统耕作型农民打破一家一户经营格局,流转土地获取“租子”,进入农业示范园务工换取“票子”。

  二是扩大转移就业。顺应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趋势,分类搞好技能培训,多举并措加大转移输出。对于愿意进城的农民,引导其围绕小加工、小手工、小旅馆等“十小”项目开展自主创业;对于青年知识型农民,集中推荐向江苏、西安等劳务用工基地有序输出,或安置到县内新建工贸企业就业;对于壮年兼业型农民,有经营能力的,扶持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没有经营能力的,进入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就近务工;对于低收入家庭妇女型居民,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其就业,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在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三是推进资产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林地流转改革,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交易市场化;搞活城镇住房二级市场,清理制约公有住房出售、入市交易的政策性障碍,降低二手房交易规费,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益。

  四是增加转移收入。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津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全面落实上级各项规定性转移收入,积极实施农村“三化”生态保护补贴、城镇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等县域转移性收入。变扶持生产为生活补助,变间接补贴为直接补贴,实施困难家庭“万元收入保障工程”,巩固提升扶贫攻坚成果,逐步解决低收入群体“被增长”问题。

  三、围绕公共服务更优等,努力实现普享服务“有保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普享化,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优质化水平。

  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目标,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蛋奶工程、寄宿生生活及交通补助、困难家庭上学资助工作不断扩面并走向规范。实施“名校孵化”、 教师素质提升和教学设施装备更新工程,推动十二年免费教育向十五年免费教育延伸,把凤县中学打造为陕西省示范高中,把重点镇初中、小学打造为省级标准化初中和全市一流的示范小学,不让山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二是提高全民医疗保健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计生、妇幼、卫生医疗力量,实施免费“母亲健康”和“优生促进”工程,推行城乡居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县乡村三级药品零差率销售,定期开展全民免费健康检查,构筑从孕前保健—成长就医—老年保健全过程的服务保障体系,让人人都能享受高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三是解除群众养老之忧。规范运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和幸福养老金制度,不断提高县域统筹能力与保障标准。扩大凤县社会福利园区规模,建设城镇“三无”人员养老公寓,增强对城乡孤老智障、生活困难人员的集中供养能力。积极应对空巢老人增多、居家养老保障能力减弱的现状,大力兴办社会化护理养老服务机构,满足独生子女家庭多元化的老年服务需求。

  四是实现居者有其屋。加快城镇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加大企业周边群众生态搬迁力度,在每一个乡镇建立一个住房小区,让每一名新参加工作人员享受一次过渡单元房居住政策,每一户城镇低保人员享受一次廉租房保障政策,每一名公职人员和企业周边搬迁群众享受一次经济适用房政策。开展公积金贷款业务,适当延长贷款年限,提高贷款额度,让既不是低收入群体又无力购买商品房的“夹心层”群体购房梦想成为现实。

  四、围绕居住环境更优美,努力让群众有一个“好心情”。

  实施山青水秀地干净工程,让群众生活得更温馨。坚持把全县当作大景区来建设,按照“绿化带全线贯通、景观树连线成片、乡土树连片成景和碧水绕村流、群众生活在花园里”的思路,实施“山青水秀地干净”工程,开展道路、水系、重点坡面、旅游景区“四大”绿化活动,统筹推进嘉陵江源头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绿色村镇建设,城镇抓集中供热供气延伸、垃圾填埋及污水处理设施普及,主干道抓生态路治理、沿路民居徽派改造,农村抓“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六清”(清理柴草堆、土堆、垃圾堆、河道卫生、室内外卫生),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使城乡居住环境更美更宜居。年内跻身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县之列,2012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县。

  实施农村变社区工程,让群众生活得更便捷。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全县统筹规划50个新型社区,按照“四统一、四通、十有”标准,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筑风格、统一服务管理、统一社会保障,通气、通暖、通水、通公交,有超市、有卫生室、有村民活动中心、有幼儿园、有警务室、有社会保障室、有计划生育服务室、有体育健身广场及器材、有通信服务网络、有市政环卫设施,梯次推进“村改社”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让不愿进城农户就近向新型社区集中,在农村也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到2015年,基本建成50个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收入来源稳定的新型社区。

  五、围绕社会更和谐,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有尊严”。

  建设平安凤县,让群众“有安全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公民尊严就无从谈起。广泛开展“大宣传、大防控、大调解、大测试”综治系列活动,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官”和“一校一民警巡逻”制度,不断加强对“五类场所”的集中整治,深入推进打黑除恶治霸专项斗争,确保平安建设工作“宝鸡一流、全省先进,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全省前十”,让老百姓白天能够踏踏实实创业致富,晚上能够安安稳稳休息。

  推进户籍改革,找平政策差距。试行城乡统一的就业、住房、计生等户籍配套制度,逐步消除附加在城乡居民户籍之上的低保标准、优抚安置、就业扶持、计划生育等方面政策性差别,建立户籍在居住地登记、随人口流动迁转的城乡统一管理制度,让城乡群众在政策普享面前人人平等。

  尊重民声诉求,维护公平正义。突出公开、透明、参与、互动,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扎实开展“民情流水线”工程,构建民意互动、民情问责、民事联动、民生服务、民困帮扶体系,开通民权保障“绿色通道”,确保群众真实想法得到表达、真正意愿得到尊重,促使城乡居民均等化享有各类政治权益。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