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民生 > 正文
 
隐性税让百姓更痛心 若取消土地出让金房价立刻降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9日 17:15:44     
 

        

《福布斯》杂志两年前的一份榜单,近期再度走红。这个2009年“税负痛苦与改革指数”排行榜将中国的税负痛苦指数罗列于全球50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二名,当时即引起大量讨论。9月19日,《人民日报》旧事重提,对其进行质疑,将中国的宏观税负话题再次推向漩涡中心。与此同时,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据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由此,减税呼声再起,殊为凶猛。

  《福布斯》榜单惹争议

  根据《福布斯》计算方法,就一些各国都有的税种,选用最高的边际税率来计算痛苦指数,例如,2009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为25%,则相应的痛苦指数为25,照此算法,直接加总各项最高税率和社会保险费率,得出中国的税负痛苦指数为159,仅次于法国的167.9,高踞全球第二。

  时隔两年,《人民日报》日前刊文称,《福布斯》的“税负痛苦指数”科学性较差,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对此,《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人民日报》有很多地方确实有道理。我们的立场是,中国的税负问题是很复杂的,宏观税负也不是唯一的尺度,应该允许通过别的角度来观察这个现象,这才是一种科学的做法。我们也并不是说我们是唯一正确的。”

  “税负痛苦指数”只是福布斯简单形容税率高低而生成的通俗化概念,周健工认为:“一方面,税率越高,纳税人感觉越痛苦;另一方面,如果税收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纳税的负担和所享受的福利相匹配,大家也不会产生痛苦感。”

  《福布斯》榜单的科学性,是一些学者质疑的焦点。知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即告诉时代周报:“不同的税是不能相加的,一头猪加一支铅笔加一个杯子,不能说加起来就是三。而且,仅算边际税率,不作加权,会对真实状况有很大的扭曲。再有,福布斯是有选择地挑一些税种,它标榜的公正性肯定不成立。比如说西方国家普遍都有遗产税,最高达50%左右,这一项就没选。如果加上这项,一些西方国家的痛苦指数就大大上升了。”

  不过,在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看来,福布斯是个媒体,它不是一个研究机构,因此,对其榜单提出学术要求,是“鸡同鸭讲”。“它根本不是学术问题,而是价值判断问题。它掌握了一些数据,证明中国大致上税是重的,这就够了,与民间企业、普通民众的感觉相比,恐怕无太大悬殊。并且,它并不只是针对中国,同时还评价了其他国家,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也认为,如果《福布斯》采用的指标是用来分析所有国家的,只用一个标准,就有它的合理性。“这个结果与老百姓的感觉也是相吻合的。从经济学上看税负痛苦指数,不只是看税收高到多少,而是把通胀率、收入增长率、税收增长率合并比较。在通胀的条件下,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显著上升,而税收却是增加的,比如今年上半年个税就同比增长了35.4%。居民当然会有怨言,怨言来源于情绪,情绪产生于痛苦。”

  财政收入首破10万亿

  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已达全年目标的83%。同比增长30.9%,增速远高于年初确定的增长8%的目标。据此测算,全年财政收入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元。

  随着投资、工业、消费等各项指标的回调幅度趋缓,经济回调空间减小,财政收入增长将获进一步支撑,“今年将达到11万亿。”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对时代周报记者预测。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高速增长当然是基础,税收制度不尽完善,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告诉时代周报。

  在刘尚希看来,税收制度不尽完善,税费偏高是一个问题,税负的分布结构不合理也是表现之一,主要是作为流通税主要税种之一的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现象,而随着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营业税规模也会快速增长。目前正在考虑把部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是完善税制的重要一步。

  “还有一个因素,很多人不太了解,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程度很高,而有些税收与GDP无关,比如进口商品带来的关税、增值税,就与GDP没有任何关联。当经济外向型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税收收入的增长就会快于GDP的增长,导致税负比重提高。”刘尚希称。

  全部政府收入除财政收入外,还包含土地出让金、收费罚款等预算外收入在内。“中国的大口径宏观税负达到30%以上。”李炜光表示。

  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在刘尚希的解释中,还有个重要原因,原先没有纳入预算的非税收入,从增量层面已经全面纳入预算。“根据财政部规定,土地出让金、国资经营性收入,这些上缴财政的部分,都要纳入预算。由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加强和完善,造成财政收入增长非常快,实际财力并没有增加多少。”

  不过,在李炜光看来,财政收入十余年来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速,这属于长期超常规增长。“如果财政收入增速过高的话,肯定有超常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竭泽而渔’的做法。对企业、对社会、对国民享受的福利,上上下下不是按经济做事,而是能挤多少就挤多少。政府要想增加财政收入,没有任何法律或体制上的障碍,而社会和市场在保障自己的权益方面没有设防,没有保护机制。”

减税是唯一的牌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减税呼声再度汹涌。多位专家表示,在关注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要注重财政支出,减税是税制改革的目标。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两大流转税种,都有降税空间。主体税种应该减税了,这是最主要的。至于非税收入这块,行政收费的征收这块也要减,但这是老大难问题,行政收费要养活那么多部门,这是刚性的东西,我不太相信它能减。现在的动作只能放在增值税、营业税这些主要税种上。”李炜光表示。

  “减税是唯一的一张牌,把个人所得税从最高45%降到20%,把增值税从17%降到12%,这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谢国忠也向时代周报表示。

  也有专家认为,相对于放在台面上的税收收入,隐性的非税收入让百姓痛感更强,也更难以监督。华生告诉记者:“中国最主要的还是要减少非税收入。如果宏观税负不变,只是减少税收收入的话,政府会更依赖非税收入,这样更糟。我觉得取消土地出让金比什么都管用,房地产价格一下子就下来了。”

  在刘尚希看来,政府公共收入是一个体系,应该是包括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公共产权收益等各方面。“我们不要只盯着税收,一个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有大量公共产权的收益,土地、矿藏等大量公共资源带来的收益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而流失了,应该进一步强化。这一块增加后,对税收的压力就会相应地减轻。”

  而在现有的税收结构中,明显存在间接税过大、直接税过小的现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仅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5项间接税的税额就高达63679亿元,占税收总额的87%。而以个人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比例显然不能同日而语,其中个税只占税收总额的6.6%。

  “老百姓对直接税比较敏感,对间接税不敏感,但实际上人人都要交间接税。问题是现在直接税还在减,个税免征额从9月开始调整后,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比例只剩下百分之二点几。一方面大家都不希望交直接税,另一方面又都反对收入差距扩大,这就形成两难的矛盾。”华生称。

  不过,刘尚希认为,间接税高并不是问题,发展中国家普遍都以间接税为主。“在提高个税免征额、直接税减税的情况下,不可能再去提高直接税。”

  对未来税制改革的方向,刘尚希认为,将会推进资源税的改革,向有助于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企业的税负可进一步减轻,个人所得税还会更趋完善。“税收改革要有整体设计,不是某一个税种的改革,否则就会流于碎片化。”

  “未来应简化税制,目前税制太复杂,导致税收成本很高,整个税收中有20%用于征税成本,完全可以降低成本,省下的钱转化为民生投资[6.98 -0.85% 股吧 研报]。此外,应实现税收指数化,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质量挂钩。居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的话,没有任何理由增加税收。”石磊则认为。

  与减税相对应,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也已迫在眉睫。庞大的“三公支出”久抑不下,与政绩挂钩的“铁公鸡”投资占比过大,民生支出比例超低,一直为人诟病。而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财政支出8076.96亿元,同比增长25.9%。

  刘尚希认为,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已在进行:“现在社会性支出在不断增加。财政支出数额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GDP,教育、科技、医改的支出都增加非常快。而行政管理开支尽力在压,实现零增长。”

  不过,在李炜光看来,这些年财政支出体制并没有改革,各地政府是生产建设型的,支出主要用于“铁公鸡”,百姓客观上也能享受到一点公共服务,但与庞大的财政收入相比,远不成比例。“财政支出体制改革,难就难在这不是财政部门自己能推进的,它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到政府和人大的关系,国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关系,而且直接牵涉预算改革。去年搞的预算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在改革财政支出体制,但非常难,比税制改革还难。”

  “公共经济的基本核心价值就是民生,要以此来指导财政收入和支出体制改革。”石磊认为。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