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2日,2011年“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在晴隆山城成功举办,吸引了山城数以万计市民及省内外嘉宾的目光。
2002年,当云南二战史学家戈叔亚发现并证实著名的“24道拐”就在贵州省晴隆县的晴隆山上时,“晴隆”的名字随这张名片传遍了世界。
24道拐全长3.7公里,从山脚到山顶的直线距离达350米,坡度约60度,而且连接弯道的直道很短,这对赛车的动力和操控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年四季当中,“24道拐”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是探险旅游和汽车比赛的极佳之地。据贵州体育局专家实地踏勘,从晴隆县沙子水库到24道拐16公里的公路,是汽车短道赛、拉力赛、爬坡赛三大赛事最理想的比赛场地,体育产业发展十分广阔。
推介晴隆,首先要推介晴隆二十道拐。晴隆县委书纪曾孔祥说:“晴隆二十四道拐不仅是晴隆的,同时也是中国的,世界的。”这句话是县委决策者们思考定位后的最好诠释。晴隆县要通过内政外交一盘棋的视觉把晴隆这张体育文化名牌推介出去,扩大招商引资,使南北煤焦基地,茶叶、青菜、柑橘、苡仁米、烤烟、西红柿等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链。
借体育赛事的东风,2005年,晴隆成功举办抗战胜利六十周年“重走抗战路”大型活动;2006年承办了第二届泛珠三角汽车集结赛(贵州分站赛暨首届“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2007年又承办了中国首届“史迪威”贵州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开创了中国山地汽车爬坡赛的先河;2010年举办了贵州省汽车短道拉力锦标赛(晴隆站)暨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开创了全国短道汽车野外公路比赛的先河。几次比赛,让24道拐一时驰名中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游客。24道拐这张集体育、旅游、宣传、文化、历史等为一身的世界名片发出了熠熠光辉。而今,每年自驾车到24道拐抗战公路旅游的旅游达1万余人。晴隆山城体育运动方兴未艾,每天自发到晴隆山,24道拐等各种场所进行锻炼的群众有近千人,成为体育运动中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晴隆县不遗余力对24道拐所在地的晴隆山进行景观改造,绿化了晴隆山,同时栽种了一些低矮的植物,让满目绿色的晴隆山有着更为鲜艳的色彩,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大力度维护保护区内的植物、地貌、山石、水体、自然环境等。正在建设的“贵州·晴隆24道拐抗战文化遗产园”分别以明清古建筑为主体的“安南古城”景观城,重现当年美军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官兵生活和工作的掩体式建筑为主的美军营地,将修葺遗留的人文景观美军墙等,建成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景观和谐共生的旅游胜地。还将借助30集“24道拐”影视剧拍摄之机,展现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役的抗战主题公园三个景区,真正打造出“24道拐”抗战文化的全国品牌。
当前,晴隆借体育赛事,围绕24道拐打造一个集运动、健身、民俗风光、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力争把晴隆建设成为贵州旅游的一个景区,贵州、云南旅游的一个中转站,同时组织有关专家,记者推介、宣传,包装24道拐,力争将24道拐申报为世界遗产,让“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24道拐这一张世界名片更加光彩夺目,让晴隆借这张文化名片走向世界。
图为赛车在24道拐疾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