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速度加快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整车制造企业100多家,但其中年产30万辆以上的车企只有十几家。企业过于分散的短板长期存在,这一方面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则容易导致结构性过剩风险加剧。
采访中很多专家表示,“十二五”国家鼓励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是汽车工业的重要任务,伴随这一过程的将是行业的重新洗牌。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并购整合的步伐也在加快推进,像长安集团整合昌河汽车、广汽集团整合长丰汽车等。记者发现,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团正在寻求兼并重组的契机和对象,而一些规模较小的车企在未来的竞争中很有可能退出市场,或者成为被兼并的目标。
记者采访中发现,面对愈加激烈的行业竞争,为了占据一席之地,车企可谓各显其能。这其中,不断丰富产品线,加快车型换代,成为一些车企的不二选择。
产业:自主生存压力加剧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市场销售轿车1074万辆,其中自主品牌305万辆,仅占28.4%。从汽车品牌发展来看,目前合资强、自主弱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形势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全国汽车产业格局和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变化,这对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自主品牌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汽集团公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说。
采访中还有一些专家建议,面对内外不断升级的挑战,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另一方面需要车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这其中,主要还是发挥政府的战略引导作用。
李维斗说,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弱势在于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和关键总成的落后,目前的主要办法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不同的尝试。比如,鼓励国内车企收购国外的研发机构,加快引进海外优秀汽车人才等,从而加快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