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新闻中心: 国际  | 国内  | 贵阳  | 遵义  | 安顺  |  黔西南六盘水  |  黔南  |  黔东南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奇闻奇事 > 历史探秘 > 正文
 
抗战后方重镇晴隆的抗日活动研究
来源:贵州地方新闻网     作者:冯伟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2日 09:06:05     
 

        

 

抗日战争中期,日军封锁了国际援华物资海空运输线,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线,以越南海防港为主干的西南线已经被截断,所有国际援华物资,必须从中印公路(从印度的利多经密支那至畹町)运到昆明,再通过滇黔公路、川黔公路运到国民政府陪都重庆。
1941年(民国30年)11月1日,经中央国民政府批准将安南县更名为晴隆县。睛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苗岭山脉西部,贵州省西南面,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角。地处东径105度01分至105度25分,北纬25度33分至26度11分之间。县境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33公里,全县总面积1331平方公里,正是中印公路通往云南的咽喉之地。
1942年(民国31年)7月,县府决定拆毁古城南门,扩建贯城而过的滇黔公路。同年,晴隆县遭受虫、旱双灾,受灾人口接近全县人口的一半,即便如此,晴隆人民仍然出钱出力,全力支持抗
抗日战争中后期,每天平均有3000多辆运送抗战物资的汽车,昼夜不停的经过晴隆。晴隆县城作为抗战后方战略物资的运输和集散地,抗战物资从晴隆运往重庆,从晴隆经“沙八线”(沙子岭至册亨八渡)运往广西战场。晴隆的抗日活动,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值得我们回忆和研究
国民政府的抗日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晴隆县国民政府相继组织成立了义勇壮丁大队、防护团、抗日后援会、护路队、征属优待委员会、民众输送伤兵队、妇女运动委员会、航空建设协会地方自治组织,这些组织为稳定后方治安、输送兵员以及支援前线,发动全民抗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组织中,义勇壮丁大队是作用比较大的一个。1937年(民国26年)6月,为了给抗日前线输送兵员,安南县国民政府成立国民义勇壮丁大队,号召符合条件的国民“自觉接受战时训练,加入义勇壮丁大队,为抗日兵役储备,并以国民之天职完成抗敌任务。”义勇壮丁大队是安南县第一个民众组织,随着抗战的深入,先后更名国民自卫队、国民兵团等,为抗日前线补送兵力奠定了基础。国民党中央代表程堪代表蒋委员长曾赴安南县对壮丁大队进行检阅,在传达蒋介石先生《检阅壮丁训词》中称:“同仇敌忾,矢忠效命”,才可以驱除敌寇,保我民族。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至1945年4月晴隆籍自愿请缨杀敌的壮丁共84名。
1941年(民国3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加强宣传,鼓舞全民抗战显得特别重要,晴隆县国民政府积极做好抗日宣传,鼓励民众积极投身抗日,一是通过筹办《安南半月刊》宣传抗日的成果、主张;二是支持配合途径安南的湘黔滇旅行团在安南做好抗日宣传,闻一多先生发表了抗战救亡的演讲,十分鼓舞人心,闻一多先生演讲后,县国民政府还组织了一定规模的游行,庆祝台儿庄战役取得的胜利。
共产党的抗日活动
1939年(民国28年)4月22日,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邓止戈)邓杰生随张有年到安南任县政府第一科(民政科)科长,以公职身份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在县民政科工作期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积极推行新的募兵方法,宣传、动员、鼓励青年入伍抗日
邓杰生先后把全省各地地下党党员20多人安排到安南,其中丁荣端、杨世贤、杨荣昕、陈学敏、李中5位同志在碧痕小学秘密成立“黔西片区党小组”,杨世贤(女)任党小组长,领导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主要是协助国民政府广泛开展兵役宣传,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奔赴抗日前线。
1940年(民国29年)10月,在李友唐家成立了“中共安南县第一个党支部”,储兆龙任支部书记,黄小穆任组织委员,李友唐任宣传委员。中共安南县党支部利用民教馆为舞台,举办“青年时事讲座”,组织安南县中小学师生假期抗日宣传队,开办民众夜校、儿童识字班,教唱抗日歌曲。宣传队到城区和驻军38师、57军、军政部105后方医院、盘江桥高炮连及边远的中营、三宝等少数民族村寨演出。并积极利用墙报专栏,宣传抗日救国,宣讲抗日形势,安南民众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受鼓舞,抗日情绪高涨。     民众的抗日活动
“七七事变”后,全国同胞奋起抗日,安南虽处在抗战后方,但同胞们遭受的苦难,安南人民感同身受,纷纷投身抗日活动。
当时在贵阳求学的几个安南学生,响应县国民政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组织出版《莲风》双月刊,宣传抗日救国,后来杂志更名为《新晴隆》,宗旨是宣传抗日,兴利除弊,建设新晴隆。时晴隆县国民政府也给与支持和帮助。《莲风》和《新晴隆》由于各种原因,都只出版一期,对抗日活动的宣传作用可能不大,但晴隆热血青年的爱国之情可彰。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空军总司令部第八无线电台1941(民国30年)年冬迁到晴隆,电台台长夫人田小青对民教馆贴出的《抗日日报》提出建议并被采纳实施,改善后的《抗日墙报》的新闻稿件从此由空军电台、田小青提供,消息准确,及时传递了前方的抗战信息。《抗日墙报》成为晴隆民众了解抗日前线战事的一个重要窗口,为稳定抗战后方、坚定全民抗战决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可不提的是,晴隆虽然处于后方,但晴隆人民却不忘国耻民恨,积极抗战,有3983名热血青年毅然投身抗日战场,一百余人为国捐躯,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凯歌。
晴隆县城虽然处于抗战后方,但由于正处于抗战战略物资的咽喉地带,许多中央国民政府的办事机构和军事机构先后在晴隆驻扎,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难胞涌入,一个小小的山城要负起如此多的重担,晴隆民众支持抗日付出的辛勤和汗水可想而知。
盘江桥和晴隆24道拐
   盘江桥位于晴隆县城东25公里,是滇黔公路上的“锁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七七事变”后,沿海城市相继沦陷,日寇以海空优势封锁了海空运输线,滇缅公路(昆明-畹町-缅甸-腊戌)成为我国唯一的国际通道,是“抗日的生命线”,滇黔公路相应成为物资转运的重要路线,盘江桥是日寇不惜牺牲谋断的重要军事目标,国民政府也非常重视防护,于1939年(民国28年)3月,国民政府西南公路局为加强联防,在县城设置总机,先后派中央炮校炮兵排、国民革命军陆军炮兵41团4营14连、贵州省防空司令部第五连接防守卫盘江桥。抗日战争关键时期,日军频频轰炸盘江桥,达69架次之多1941年6月8日日军炸毁盘江桥西南公路局在县建立公路管理站,在盘江桥设置工程处,负责抢修盘江桥。部队官兵、县国民政府、千余名民众同心同德,夜以继日进行整修,仍建于原桥台上。抗日战争中,日军飞机先后在盘江桥投掷各种炸弹121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间接损失4.4428万元。
   “24道拐”关隘在晴隆县城南一公里,公路从关上至关下入口处,古时候名为老鸦关,有24个弯,故得名“24道拐”。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经“24道拐”送的抗战物资车辆车水马龙,车祸时有发生,交通不畅,1941年(民国30年),成立“公路改善工程处”,由美军和安南民工对“24道拐”进行整改修造,改造后,弯度角度增大,路面宽阔,保障了交通运输和数万名中国远征军赴印作战的任务。1945年,委员长蒋公发表广播讲话将“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正是“史迪威公路”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的晴隆“24道拐”已经名闻世界,晴隆对外宣传的一张重要名片,也是重要的省级红色旅游景点。历史的弯道晴隆“24道拐”不仅见证了中美两国共同抵御日本军国主义并肩作战的深厚友谊,更见证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六十年多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那浸透屈辱和悲壮的岁月,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现在,日本右翼势力重新抬头,不时挑衅,特别是在想侵占我钓鱼岛问题上,可以看出日本法西斯重新抬头,以史为鉴,警钟长鸣,我们中华儿女应当发奋图强,时刻准备迎击日本右翼势力对我国的各种挑衅和侵略,保我中华安定与繁荣。(冯伟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外媒曝滨州一小学“点火”式火灾教育
·外媒曝滨州一小学“点火”式火灾教育
·部分岗位百里挑一 大学生村官考录比创新高
·公务员考生遭遇短信骚扰 状告甘肃省人社厅
·香港公务员2012年辞职率为0.45% 25%去私企
·基层公务员谈收入:如果年轻10岁我绝对辞
·公务员面试培训班上多了 面试反而容易“装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必考语数外 另选考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抗战后方重镇晴隆的抗日活动研究
·大方县第一个注册登记制度改革营业
·镇远交警深入开展电动三轮车交通安
·不褪艰苦奋斗本色 再添创业发展新
·兴义交警进校园 学生家长齐受益
·从江县民族艺术团送戏下乡到东朗乡
·德江:稳坪镇中心完小举办首届校园
·兴义市乌沙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
·雷山县扎实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
·兴义市猪场坪乡入户贴民心解决实际
·专家:公众对养老金并轨诉求是乌托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漫说抗战公路“二十
册亨县棚户区改造工
册亨县棚户区改造工
册亨县棚户区改造工
美国打捞专家称马航
四川:警察强挖古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新闻周刊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6838086 0851-6871 808 投稿邮箱:wyi3293888@163.com 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贵阳:新闻广告热线:15685119088  兴义: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分公司地址: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锦峰大厦B2-504 热线电话:0851-3293888 3221777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